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业题目:
完成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业。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及反思请参照模版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成绩将视为不合格;
3. 字数在400以上。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情感的记录
姓名:
涂某某
工作单位:
***学
学科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
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选自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的内容,是一节造型与表现课。本课主要向学生展示色彩的魅力,在用铅笔或钢笔表现的素描作品上,用水彩或彩色铅笔淡淡地记下物体的色彩—淡彩画,以及用色彩更直接更自由地描绘对象的色彩作品。本课从室内的瓶瓶罐罐到室外的一花一草,从表现方法、绘画工具到观察角度,给我们展示了多样的绘画世界,更是让我们打开了思路,拓展了视野,引导我们对生活进行细致观察,强化自我感受,用色彩的调性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色彩造型作品的艺术美,了解素描淡彩画和水彩画的表现方法,认识色调的运用对作品表达意境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色彩关系,熟练、尝试色彩绘画工具,并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感受色彩的丰富,体会色彩对人的情感表达作用,使人热爱生活。
4. 教学重点:了解素描淡彩画和水彩画的表现方法,认识不同的色彩工具性能,认识色调的运用对作品表达意境的 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色彩知识描绘物体,进行有感情的表达。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主动将美术与其他各学科结合,渗透各学科知识,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因此,我们只有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现有的材料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他们的兴趣,从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他们懂得认识美,欣赏美,也只有喜爱美术才能提高感知色彩能力。
通过前面的美术知识学习,学生对欣赏美术色彩作品有一定鉴赏能力。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现有的材料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本课将引导学生从素描的表现技法,生活中最常见的色彩入手,谈谈生活中色彩给人带来什么?有怎么样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观察色彩图片,1.什么是色彩三原色?2.什么是色彩三要素?
教师归纳总结:
1.红 、黄 、蓝这三种色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他色可有这三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出来,色彩学上将这三个色称为三原色。
2.色彩三要素:
1、色相:指色彩的基本相貌特征,区别色彩特征的最重要因素
2、纯度:指色彩纯净的程度
3、明某某: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教师点拔,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想法回答。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自主思考,引导学生学习色彩的魅力。
思考:1.生活中有哪些颜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又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归纳总结:
1.暖色调:给人温暖、欢乐、热情的感觉。如:红色、黄色
2.冷色调:给人忧郁、孤独、阴冷的感觉。如:蓝色、绿色、紫色
3.色彩能够传达情感,他是人观看色彩时产生某种感情反应。如:寒暖感轻重感、软硬感和强弱感,还在心理上产生明快与忧郁、兴奋与恬静等。
颜色
感觉
象征
红色
温暖、热情
喜庆、吉祥
黄色
阳光、亲切
丰硕、光明
蓝色
天空、冷静
凉爽、纯洁
绿色
清新、新鲜
希望、和平
紫色
高贵、奢华
庄严、爱情
黑色
悲哀、忧郁
严肃、庄重
白色
洁白、朴素
纯洁、高尚
灰色
枯燥、单调
耐人寻味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回答,对色彩有个初步的印象感受后再讲解色彩的知识。
欣赏梵高作品
欣赏塞尚作品
结合课本12—14页思考:这些作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情感?
铅笔淡彩画的步骤:
实践与创作:
a.以“我喜欢的一角”为题
b.画一幅景物写生的作品
C.学会色彩的运用,体会色彩与情感的交融
教师点拨,学生分组讨论,从表现手法和色彩进行课堂活动。
学生观察构图的方法。
学生欣赏绘画的步骤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作品。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动手创作,亲身感受色彩的魅力。
五、教学策略选择(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独立学习策略和合作探究策略相结合,讲授法与演示法、欣赏法、讨论法相结合,利用课件进行教学过程。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活动内容1(10分)
活动内容2(10分)
活动内容3(20分)
自主学习
与交流
认识色彩
色彩感受与象征
欣赏作品,观察与发现色彩的表现手法与情感
课堂活动(60分)
以“我喜欢的一角”为题,进行创作。
学生评价
老师评价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见附件
八、板书设计(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情感的记录
一.认识色彩:
二.色彩与情感的表现
三.绘画的过程
九、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欣赏、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体会到色彩能用不同的笔触表达不同的情感。在学习、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对色彩的表达能力不够,冷暖关系处理不当。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认识,感受色彩带给人不同的情感。学会用色彩去表现自己的情感。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