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喝杯诗意茶”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23:49:43 举报文档

以下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材分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能理解父亲和母亲对巴迪所作的诗的不同评价,并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文章理解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关爱自己,体会母爱的宽容、和蔼和鼓励,体会父爱的理性、深沉和严格。

【教学准备】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当你做好一件事、做成功一件事情时,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评价?(赞扬、鼓励)你又希望父母对你怎样评价?(夸赞、表扬……)但是,当你的父母对你的评价出现两种相反的情况?(比如一个表扬,一个批评)你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难过、伤心,不理解,可能会痛哭)。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在小时候写了一首诗,却得到父母不同的评价,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板书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同学们,请观察题目,你有什么样的发现?

(1)有双引号。(对,这是直接引用课文中的评价。“精彩极了”是母亲说的,“糟糕透了”是父亲说的。)

(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对反义词。

(不错,用互为相反意思的词语作题目,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通过课前的预习,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下面要求大家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2、指名同学回答:

【主要讲:巴迪童年时写了一首诗,父母对他的诗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评价母亲:“精彩极了”,父亲:“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中,巴迪获得了妈妈的鼓励和爸爸的指导,成长为一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方式的爱。】

三、精读理解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读出感情,注意读出母亲对“我”的评价的语气。

2、指名说一说,母亲读过“我”的诗后,对“我”的评价是什么?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精彩极了)

(语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动作:“她搂住了我”“她再次拥抱了我”

神态:“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

3、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是不是七八岁的小孩写的诗真的就那么精彩,那么好?

(不是的,是因为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七八岁就会写诗了,她特别开心,心情是异常高兴,从中可以感受到妈妈很爱“我”,她在鼓励“我”)

4、听了妈妈的赞美,我是什么表现?为什么?

(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

5、在这种既害羞又得意的心理状态下,“我”又有什么样的期待?

(二)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读出作者期待的心情。

2、在等待父亲回来时,“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心情:迫不及待。自豪感。满怀信心)

3、从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我”比较重视父亲的评价,期待父亲的评价?

(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

作者迫不及待的心情表现在什么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表扬与批评,在得到表扬或受到批评那一刻的场景一定让你记忆犹新,就让我们提起笔,以“那一次 ,我 ”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再现当时的情景。

【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童年时写了一首诗

母亲:精彩极了 父亲:糟糕透了

鼓励 批评

“我”

长 理

大 解

两种不同方式的“爱”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