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海棠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育德案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星管家”超市购物活动
——《认识人民币》表现性评价设计与实践案例
*** 唐某某
数学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然而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很难评价到学生的活动过程、思维方法及情感态度等。表现性评价关注被评价者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注重评价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正好可以弥补传统评价对数学实践活动评价的不足之处。
评价目标与评价内容:
沪教版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有《认识人民币》的这节课,它涉及到对人民币单位某某、角、分的认识及之间的进率,并会简单换算,还要体现于实际应用,具有相当的操作性、表现性,需要进行评价测试,以巩固深化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并进行珍惜人民币的教育。
评价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2.通过“星管家”超市购物活动,使同学们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与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通过亲身体验取币、付币、找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同学们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二)评价内容:
沪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认识人民币》。
表现性任务的设计:
(一)设计背景:
卢梭认为,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就必须教他们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但是没有真实的购物经验,一切都变的抽象了,因而给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转换带来困难。正好学校有模拟人民币的“海棠币”和可以购物的“星管家超市”。基于以上的思考,设计了此表现性评价单一任务,组织学生去学校“星管家超市购物”,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的方法。
(二)活动设计与指导语:
活动准备:
1.每6个学生为一组,全班分成7个小组,推选组长一人,每个小组配有教师观察员1人。
2.每各小组配有学校特制的“海棠币”。
3.“星管家”超市配有货物及货物卡片(卡片上有货物名称、单价及编号)。
①铅笔 ② 橡皮 ③ 尺 书
1元5角 5角 2元(买三送二) 3元
④球 ⑤本子 ⑥布娃娃 玩具车
3元5角 2元 5角(买二送一) 10元 8元
4.⑴学生的自我操作购物单2张
⑵学生互评任务单
⑶教师评价表
⑷表现性评价表
活动一:
任务与指导语:
⑴每人都有一张海棠币(每人的海棠币各不相同)。
⑵每人购物只能选1种或2种商品,根据购买商品编号填写购物单。
⑶拿好商品和海棠币到老师那去找零。
班级 姓名 学号
购物单1:
我有( )元
买了( )( 元 角)
( )( 元 角)
一共( 元 角)
找零( 元 角)
活动二:
任务与指导语:
“星管家”超市正在对一些商品搞促销活动,商品价格如下:
①铅笔 ② 橡皮 ③ 尺 书
1元5角 5角 2元(买三送二) 3元
④球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评估的主观性是表现性评价的一大不足。
3、如果调动全校数学教师开展一次评价,那么评价的可行性将大大降低,也无法走进课堂,与教学结伴而行。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考试评价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探索与课改“结伴而行”的评价方式、评价模式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教师们要共同研究实践的重要课题。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心中有孩子,将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的持续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我们就能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评价真正成为孩子们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舞台。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海棠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育德案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