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由用户“方小白的小白”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3 13:51:38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1-5的认识



姓名:

龚某某

工作单位:

花某某中心小学



学科年级:

一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分别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以及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材P14-P16及练习三第1、2、4、5题。5以内的每个数,在整数集合里是最为简单的个。由于数字小,儿童比较容易理解。大部分的儿童在上小学前对5以内各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和1~5各数的特点,把1~5的认识集中起来学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使教学时间大大缩短。



二、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知识目标:认识1~5各数,并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5的写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刚从幼儿园的玩乐模式到一年级的学习模式,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首先孩子是贪玩的,要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适用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才入小学的孩子主要方向应放在学习兴趣的树立与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让他们在边玩的方式中学习。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问: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去王奶奶家看看吧。王奶奶的院子里都有些什么动物呢。快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并用小棒表示出来。

问: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它的数量是多少?你的小棒个数都是多少?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看到的数量都各是多少?



学生观察图片,数一数,并动手摆出小棒,全班进行简单的评价。



以多媒体图片的导入能聚焦同学们的注意力,并通过数一数来引出对数字的感知。引出课题1-5的认识。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找一找的小游戏

问:你们能根据刚刚摆的图片,从学具卡中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找一找看谁找的对。

(感知1-5的顺序)

先摆出一个木棒对应数字一,在摆一个是几?2的后面是几,依次得出结论。

问:你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1-5这几个数?

问:在1-5各数中,随意哪个数,前面是几, 后面是几?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同桌之间互问互答,并进行公正书写。



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组织小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

(小组探究)

1.用桌面的小棒摆成你喜欢的图形,并与同桌说一说

2.刚刚我们认识了1-5的认识,你们愿意写一写这些数吗?自己试一试,看谁写的最好。

3.你能用1-5的数量说一句完整的句子吗?比如:教师里有3把扫把。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并进行个别指导。

深化学生对数量的认知和理解,并从理解到书写的过程。



五、教学策略选择



参与式教学

1.多种感官参与,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丰富感知

2.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

3.多种活动讨论参与,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习的自主性。



六、教学评价设计



可以采取一些有趣的活动例如:游戏、小组竞赛等,使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能够在一种情境中较好的掌握和理解这两种语言的差别。



七、教学课件





/



八、板书设计





/



九、教学反思



对于这节课,我积极进行了反思,首先,在分析了学生的经验以及学情下,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本节课突显了生活化,活动化的特点。

首先寓教于乐是小学教学应该去遵循的教学原则,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兴趣不如高年级热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素养。本节课中多媒体的运用,通过去王奶奶家做客的主题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新知做好铺垫。

同时,时刻将课堂还给学生,从教给学生什么到使学生学会怎么去学,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多创设交流的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取新知。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