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业题目:
完成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业。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及反思请参照模版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成绩将视为不合格;
3. 字数在400以上。
附件:教学设计及反思模版(撰写时蓝色文字可以删去)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10的认识
姓名:
陈某某
工作单位:
***
学科年级:
一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10的认识”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9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10的认识的编排是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从具体的画面数一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以及认识10的组成和写出数10。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10。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写一写,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数1—10,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故事引入。
师:在数学王国里,数字“9”总是认为自己最大,常常欺负比它小的数,特别是0。小朋友们,你们能帮0想想办法吗?
师: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10的认识)
生:可以让数字1和数字0合在一起,就成了10,10比9大。
用生动的故事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情境图:你能从图中找出哪些可以用10来表示的事物吗?
教师:我们身边有可以用10表示的事物吗?
2.摆一摆。
教师:用学具摆出10朵小花。
3.认识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1)出示计数器,教师拨9个珠子,提问:再添上1个珠子,是多少?
(2)出示直尺图。
教师:9的后面是几? 10的前面是几?从0数到10,再从10数到0
(3)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师:刚才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了10比9大,那么你能根据这张点子图,填一填吗?
教师:10还比几大? 谁来说一说。
4.教学10的组成。
(1)教师:每人拿出10根小棒,在小组内一起摆一摆,并根据摆的结果填写10的组成。
(2)全班齐某某10的组成。
(3)教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可以怎样记忆10的组成。
5.教学10的写法。
教师说明并示范10的写法。
学生观察、汇报
学生个别汇报:人有10根手指。
学生操作学具。
学生回答:10
学生汇报,数数。
学生观察在直尺上的数,观察10的位置。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小组内操作学具,填写10的 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主要记住前面五种组成,其他的组成完全可以由前面几种组成推想出来。
学生在课本中进行描红练习。
“喂鸽子”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学生通过数图中的人和鸽子数抽象出10,学习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再认识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9和10的大小。
教材先让学生摆小棒,根据摆的结果填出10的5种组成,然后又让学生自己推想出10的另外4种组成。这样的编排,可加深学生对10的组成的理解,学习用联想的方式记忆10的组成,为后面学习加减法做好准备。
有关10的写法,教材让学生对照描红。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60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第60页“你知道吗”。
3.完成课本62页练习十三的第1~3题。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自读课本,了解我国古代用算筹来表示数的课外知识。
学生个别汇报。
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小结还锻炼了学生的总结能力。
五、教学策略选择
1.先行组织策略
源于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主要实施步骤为:准备预备性材料、设想学习进程、呈现预备性材料和新材料、从预备性材料中抽象出新信息,运用活动加以强化。
2.替代式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在传统教学中比较常用。它更多地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主要是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
3.竞争与合作学习策略
课堂教学中的竞争行为,是指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展开的一种较量。在课堂教学中,竞争既可能激起学生个人发愤努力,从而在学习上得到更大的收获
六、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放置齐整。
2.学生精神饱满、坐立端正、表情自然、脸带微笑。
3.学生的发言响亮、清晰。
4.学生富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
5.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
6.学生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
7.学生善于思考,能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表达自己
独特的见解。
积极参加小组学习活动,分工明确,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并且能够确实解决问题或产生新的认识。
9.学生普遍具备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
10.学生有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1 10的认识.ppt
八、板书设计(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QQ图片20***5.jpg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一开始以有趣的故事情节导人新课,有趣的故事情节很快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自然地引出了“10”这个数字。在教学情境图中,学生可数的事物很多,如:人物、鸽子、珠子、刻度等,都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了10这个数字的意义、大小、顺序。在教学10的组成时,可直接让学生在小组内操作学具。由于之前已经有大量的学具操作经验,因此学生能很快地进行操作并填写出10的组成。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