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文由用户“小兵遇上张嘎子”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3 19:23:33 举报文档

以下为《《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咬文嚼字》 选自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8课。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对学生学习语言有一定的指导性,值得学习。本设计重在分析论证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

2、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三、重难点

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阅读能力,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本课主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引申探究,比较阅读,有难度,需要点拨引导。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一提到“咬文嚼字”,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的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认识作者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代表作品:《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人生格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

(三)粗读课文,把握论点

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咬文嚼字”什么意思?

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2、看起来“咬文嚼字”有些贬义,那么朱光潜为什么会用它来作为自己的观点,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么,请同学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归纳)

明确: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四)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为了让大家接受这个观点,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呢?

明确:①郭沫若改字??????? ② 王若虚改句

③贾岛“推敲”????? ④苏轼《惠》诗

⑤“套板反应”

2、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是随便举的例子么?

(学生思考并讨论)

明确:这些例子不仅不是随便举的,而且是用心选择的。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有关联想意义;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3、具体分析有关文字修改的例子:

①郭沫若改字

(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修改前后的句子来体会“咬文嚼字”的精神。)

明确:同样是一种改法,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原因在于不同情感的句子不可以千篇一律的修改,应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来修改。

补充示例:唐代诗人宋某某《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中“怯”能否替换成“切”呢?

很显然,不可以。“怯”更能表达作者逃亡时的胆怯心情,既急切的要想知道家人的情况,又担心自己给家人带来灾祸,“怯”可以非常准确的表现当时那种矛盾的心情。

总结:写文章时要求用词准确,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斟酌字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着。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某某)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平时的阅读中,有不少学生都比较马虎,对文中用词用句缺乏思考,自主探究意识不够,而朱光潜先生提出阅读或写作中要有咬文嚼字精神,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读书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的习惯。 分析完课文后,我结合研讨与联系中提到的马南惃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从最后学生写的赏析文章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有意识的关注自己读过的文章了,并开始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喜欢思考并分析一些优美的语句。这些应该说是可喜的变化。总之,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学习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领悟了咬文嚼字的精神,开始留心玩味文字,可以说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