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由用户“NortheastByE”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3 02:46:51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业题目:

完成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业。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及反思请参照模版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成绩将视为不合格;

3. 字数在400以上。

附件:教学设计及反思模版(撰写时蓝色文字可以删去)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姓名:

樊某某

工作单位:

久合垸中学



学科年级:

七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选自于鲁某某的《朝花夕拾》,是鲁某某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百草园的有趣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与反对对儿童的束缚。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能关注自身生活与成长,同时增加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3、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教学重点:

1、 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 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

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2.正确理解鲁某某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学生以前学习过鲁某某的文章,所以对鲁某某并不陌生。而且鲁某某的这篇文章是写的他的童年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学生对于其中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鲁某某想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同时,由于七年级的学生语文素养还不是很高,对于语言的品析方面还有困难,所以需要加以引导。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播放歌曲《童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从标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

2、学生默读课文,回答:文章中的哪

一段体现了空间转移。

3、第九段详细讲解:

首先,找出文章的过渡句;

其次,学会找到重音朗读本段;最后由此引入第一部分的学习:鲁某某为什么不愿去私塾,他原本生活的地方在哪?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知

<1>百草园生活

思考:百草园对于儿时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过渡:既然是乐园,那么“乐”在何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补充,乐在三个方面:有趣的植物、动物、美女蛇传说、雪地捕鸟。

齐读第二自然段,感知语言之美

(找出百草园的动植物,并勾画出来。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以赏析,可从修辞手法、感官角度赏析。

(“不必说XXXXXXXXXX也不必说XXXXXXXXXX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详略分明的写作手法。略写百草园的概貌,详细泥墙根一带的景物。体会由整体到局部的写法。

④分析第二段的语言特色:

找学生朗读这一段,其他人勾画出写的景物。总结出写景的特点:先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特点。多感官的描写,条理分明。

⑤雪地捕鸟的过程是怎样的?勾画出动词。并用图画展示这一过程。

⑥提出疑惑:关于美女蛇的故事,对于我来说,是十分恐怖的,那既然是恐怖,却又是快乐,这不是矛盾吗?

明确:听故事,对于童年的鲁某某来说,也是一件乐事。所以文章符合儿童阶段的心理特点。写美女蛇更是为百草园增添神秘色彩。

<2>三味书屋生活

过渡:百草园生活这么快乐,那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怎样的?

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出三味书屋的环境特点。

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

明确:他既是宿儒,又比较开明,严而可亲

三味书屋的生活是完全枯燥的吗?

明确三味书屋还可以折梅花,喂蚂蚁。

四、总结全文,归纳主旨

明确:本文通过百草园的快乐和三味书屋的枯燥对比,表现作者对儿童时代的怀念,以及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学生看歌词来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

学生回答:故事的地点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按空间顺序。

学生学习默读的方法,勾画关键句。

学生齐读第九段,思考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后思考问题。

学生讨论后,综合答案,回答问题。

师生互动,共同交流

学会详略分明和由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手法。

学生通过勾画动词,想象捕鸟的过程。

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

学生默读第二部分的内容,回答出三味书屋枯燥无味。

学生分析人物,辩证的看待人物

学生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以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掌握默读的方法。

从整体来把握这一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和学生交流,处于同等的位置上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从课文中学习写作的技巧。

多种手段相结合,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

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五、教学策略选择(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解决文章的重难点

学生采取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学生之间互评,然后老师再总谈评价。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八、板书设计(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某某

植物、 动物 读书

美女蛇传说 描画

雪地捕鸟 溜玩

(有趣) (有益)

童年时代 少年时代



九、教学反思



设计的问题较难,学生在归纳方面有些困难。以后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问题。

对于学生的写作缺少训练,可多让学生仿写一些句子,提高写作能力。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