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hnmyxuan”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1 10:23:31 举报文档

以下为《《慈母情深》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初步方案

附件:

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初步方案



课题名称





姓名

王斌

工作单位

***



年级学科

五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略读课文,文字浅显易懂,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本导学案的设计,首先是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课文,理清思路,勾画出描写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和体会。在整篇课文的学习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三、学情分析





学生朗读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好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1.过渡: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疏通字词。

2.组织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了课文后,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三、品读课文,体会母爱。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最能反映母亲的苦,最刺痛作者和我们的心的语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读一读“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搜集颂扬母爱的名句或诗歌。

1.齐读课题。

2.针对课题,自由交流。

1.自由读课文。

2.自学字词。

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

震耳欲聋:耳朵都震得快要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龟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裂开。

3.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2.全班交流。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反映出母亲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差。)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为自己贸然要钱而内疚。)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是一点一点劳动得来的。通过“龟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

(4)“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支持儿子读书,反映出她内心的喜悦。)

(5)“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段话运用排比句讲母亲为了整个家而不知疲倦地劳动,珍惜一点一滴的劳动时间。)

3.品读这些语句。

4.课文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1.交流读后的感受。

2.完成搜集作业。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慈母情深

/



七、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随着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人类步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教育和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课堂教学的一场大变革,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越来越显现出它的优越性,各种信息技术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增大了课堂的可利用空间,加大了课堂信息容量,优化了课堂结构。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现代专业素质的学生已是当前最流行的课堂表现手段。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慈母情深》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