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胸前传球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yangwawa870505”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2 10:42:24 举报文档

以下为《篮球胸前传球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篮球胸前传球教学设计

元氏一中 武某某

一、教学内容

篮球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明确要领,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尝试体验技术在游戏和比赛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法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打篮球。了解和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90%以上学生能初步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游戏比赛,检查技术动作完成情况,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竞争意识,共同体验体育游戏比赛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传、接球手型和用力顺序,接球后的缓冲动作。

教学难点:全身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传、接球时身体的协调配合。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2)师生问好,报告人数;(3)检查服装;(4)宣布本课内容:胸前传接球;(5)安排见习生

教学组织:四列纵队;要求: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

1.热身活动: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弓部压腿、仆步压腿、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要求学生跟着口令认真完成2轮。

2.游戏:夹球移动

要求:两人一球自由组合,先进行背与背夹球移动练习,再进行头与头夹球移动练习。在移动过程中,两臂张开,手臂和手不能接触球,从篮球场的边线,走到球场另一边线。

要求:

(1)不比快,比谁能在规定的距离内球不落地,比哪一组配合更好

(2)在练习中体会成功完成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团结协作、合作默契,是成功的原因。

(三)基本部分

1.新课讲授

(1)首先,教师讲解示范双手传接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徒手模仿。

(2)原地模仿练习

学生分为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距离保持3米左右,相互传接球,随着技术的熟练,增加相互之间的距离,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游戏1:

两人一球间距2—3米,一次上两组进行pk,进行传球比快的游戏。

教学组织:重新整队,两列横队相对站齐,中间空出供学生演示。

要求:球不落地,先完成的小组获胜。

每一轮结束后问下面的观众学生,引导学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1.问题一:为什么会接不住球?

得出结论:球传到接球同伴的胸口位置有利于接球,传球力量要适中。

2.问题二:传接球时双脚前后站还是平行站?

解决方法:在练习中体会、对比、领悟。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

得出结论:前后站与平行站是根据传球距离的远近来决定的。当距离远的时候不仅前后站,还可以通过蹬腿加大传球的力量。

(4)再次原地练习,加深巩固

(5)游戏2:四人一组传接球接力赛:四人围成正方形,由第一人传球给第二人,第二人接球后传给第三人,依次类推,最后一人回传给第一人。

教学组织:重新整队,两列横队相对站齐,中间空出供学生演示。

要求:球不落地,落地则重新开始,先完成的小组获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总结。

问题3:传球多的原因是什么?请观众学生帮助失败一组的学生找找失败的原因。

解决方法:在练习中逐步掌握接球的动作技术。

得出结论:抱与接的区别,抱球能接住球,但不能马上把球传出,明白了接球的重要性和同伴合作的重要性。

接球的动作要领:两臂分开半弧形,面对来球上前迎;主动伸臂体前倾,顺势接球引胸前。

让学生进行练习,体会伸臂接球后迎的动作。

(6)最后再次原地练习,加深巩固今天学习的动作要领

(四)结束部分

1.学生集合进行放松,做到身体、心理、精神的全方位放松。

2.归纳总结:教师集合学生进行总结。提出问题:通过今天的胸前传接球练习,大家感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相互协作非常重要!总结过程以表扬鼓励为主,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建立奠定基础。

3.布置课下练习,回收器材,师生道别,解散下课。

五、场地器材

篮球场、篮球

六、预计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在42%左右,最高心率16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10次/分左右。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篮球胸前传球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