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胸前传接球

本文由用户“I_ammissing”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1 10:35:25 举报文档

以下为《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篮球 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水平四篮球中的原地胸前传接球。篮球运动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球类项目,主要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灵敏、速度、耐力等素质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强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的机能;以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制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篮球传接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技术。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进攻战术配合质量,也反映一个队的进攻战术水平。因此必须重视传、接球技术的学习。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高一级学生,男、女合班教学,该年龄段学生素质个别差异明显,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但是学习注意力还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因此他们学习的纪律性和的行为不是很高。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的心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原地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并能根据自己的技能素质差异来互帮互助完成动作,提高与同伴合作学练的能力

2、能力目标:激发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善学、乐学。

3、情感目标:在练习中体验玩与学相融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发散想象的习惯和自我突破的优良品质及体验成功感,在学练中深刻体会合作的理念和方法。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传球:蹬地,伸臂,抖腕,拨指的动作方法。接球:迎球,后引

难点:传球:上下肢协调配合。接球:迎球,后引的有机结合。

教学策略:

1、教法 本课的教学思路主要采用师生传球对比法,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语言法、示范法、分解法、游戏法等方式在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同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

兴趣。

2、学法 本课学习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自主尝试法、分组练习法等学法。首先师生对比传球,学生观察师生动作的不同点,调动学生的思维。其次自主尝试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能力。分组练习法变换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最后游戏比赛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集体荣誉感。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采用视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利用篮球游戏、篮球操等活动达到热身的目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准备。

2、基本部分:

1)、学生观看视频,探讨动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2)、导入课题讲解并且示范传球技术,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有助于学生在练习时更易于掌握动作。

3)、组织两人双手推拉练习,使学生了解持球、传球和接球的方法和用力顺序。有利于动作技术的形成。

4)、组织学生持球做蹬地、伸臂练习。

教学过程:

5)、组织学生相隔(3-4)米的对传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常见的错误技术,请出同学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且能说出技术的好与坏,教师加以总结。组织学生做加长距离的对传练习,达到巩固技术的目的。

6)集中纠错

传球:蹬地、伸臂,翻腕、抖腕、指拨球动作协调贯,双手用力均匀。

接球:伸臂迎球,在手接触球时,手臂后引缓冲,持球于胸腹之间,动作连贯一致。

教学过程:

7)、组织学生进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队为胜。

五、迎面传球接力比赛

游戏规则:

1、传接球动作在跑动中完成

2、只能用胸前传接球的技术进行比赛

(三)身心放松

1、采用肌肉拉伸练习进行放松。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总结的过程中积极表扬学生和积极鼓励学习后进生使他们提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3、回收器材,下课。七、运动量预计

练习密度:45%

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心率指数:1.56-1.62

八、场地器材

场地:篮球场1块;

?器材:篮球41,排球4个,小皮球4个, 球筐4个,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