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由用户“wuzihao52052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2-19 23:14:40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业题目:

完成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业。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及反思请参照模版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成绩将视为不合格;

3. 字数在400以上。

附件:教学设计及反思模版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姓名:

龚某某

工作单位:

***



学科年级:

三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第一节,这节课是在学习了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也为以后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做好准备。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搭建了桥梁,具有重要的数学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掌握最合理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乘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乘法的算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口算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国世界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并在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注重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运用,尊重每名学生的独特感受,司时也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木课内容的一个知识生长点就是表内乘法,将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位数相乘转化成内乘法来进行算,以此来渗透转化的学习方法。为学习乘法估算和笔算乘法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出示教材第56页情景图。

教师:小朋友们一起去游乐场游玩,有的玩旋转木马,有的玩碰碰车,玩得很开心。你能根据这幅情景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二、引导自学

1.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57页例1、例2,完成教材第57页相关内容。完成自主探究学习并记录疑问。

2.自我检测,组织学生间相互检测,并交流。

3.引导学生寻疑、质疑。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并进行适当点拨。收集学生比较集中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解答。

一、复习旧知

口算

4×6= 5×8= 3×9=

5×7= 9×4= 6×8=

9×7= 4×8= 2×7=

探索新知

坐旋转木马每人5元,10人要多少钱?

玩激流勇进每人10元,3人要多少钱?

坐碰碰车每人20元,6人要多少钱?

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能较快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一开始便以一种愉悦的情绪进入学习情境,为能主动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

1.教师强调独立观察,先完成知识点相关习题。学生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中掌握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2.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并经过讨论得出一致的结果。 3.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4.归纳总结:口算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某某,可以先用乘法口诀算出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的结果,再看因数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后面添几个0。

知识点: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1.口算。

10×3= 20×4= 30×7=

13×2= 11×5= 10×9=

2.解决问题。

(1)一盒彩笔30元,3盒彩笔需要多少钱?

(2)一束鲜花32元,3束鲜花要多少钱?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独立完成“随堂练习”。

课后巩固练习

课后完成“拓展练习”。

提示:分别算出买2支钢笔和2箱苹果用的钱某某,再加起来。

随堂练习

请同学们算出结果,并说说你的发现。 2×6= 3×5= 4×8= 2×5= 20×6= 30×5= 40×8= 20×5= 200×6= 300×5=

400×8= 200×5= 2.每箱苹果12千克,2箱苹果多少千克? 3.一件毛衣200元,4件毛衣要多少钱? 4.一瓶饮料2元,14瓶饮料要多少钱? 二、拓展练习 一支钢笔14元,一箱苹果42元。买2支钢笔和2箱苹果一共要多少钱?

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其中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乘一位数,以及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它们的口算基础都是表内乘法口诀。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印象。



五、教学策略选择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从学生已在的经验出发,本着体现计算教学新理念的原则,重视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位数的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平台,逐步地去感悟哪种口算方法最优化,逐步熟练地运用口算方法并能有效地进行迁移。木节课教学的主要思路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多位数乘一位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亲身体验,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播,来学习新知识的。



六、教学评价设计



自我评价表



序号

评价内容

非常符合

符合

不符合



1

本节课,有提前预习。









2

课堂上,积极主动的举手回答问题









3

随堂练习正确率较高









4

完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













七、教学课件







八、板书设计



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例1 :20×3 例2 : 12×3

解法一:20+20+20=60(元) 解法一:12+12+12=36(元)

解法二: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元。 解法二:10×3=30

2×3=6

30+6=36



九、教学反思



口算乘法是三年级上册第58页的口算乘法,它是在学生能熟练掌握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今后的笔算乘法打基础,作铺垫。这节课我力图体现以下的设计理念:

灵活运用教学素材,充分挖掘主题图内涵,使之贯穿教学始终我们都知道学习素材是学生解lz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反映数学与生活联系,体验数学价值的重要资源,而主题图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情境来呈现相关的知识,已被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使用,那如何有效使用利用主题图呢?我首先来通过主题图并结合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紧接着让学生观察引出乘法算式并挖掘内涵。在教学设计中,本着服务于我们的教学的思想,对主题图做了适当的修改,以便于学生对新知的学习。

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质疑讨论中学习知识,体验情感,培养能力。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我是这样想的,口算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表内乘法口读lz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NW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 概括的能力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因此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法。首先复习表内NW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接着创设一幅贴近儿童生活情境的画面,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很快唤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一开始便以一种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情境,为能主动探索新知打下了基础。当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了不同的算式后,我又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再班内交流。通过学生的自由探素,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但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的理念?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将学生置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这样既可X椙垦难靶巳ぃ帜苁寡私馐XXXXX谌粘I钪械挠XXXXX谩T谘罢齆W一位数的基础上,我又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学生很快明自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的培养。最后归} 概括,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日算能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笔算乘法的学习,希望他们能真正学懂它们。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