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间运球

本文由用户“laowang668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20 11:37:54 举报文档

以下为《行进间运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篮球—行进间运球 》

应 用 导 入急停跳投一、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的能力,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整体健康水平提高为目标。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结合高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设计上力求探索、积极创新。在教学理念上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自我创造、自我评价的积极性。从知识、技能、情感、思想教育渗透入手,力求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永不放弃的精神。二、教材分析球类运动有着较为明显的互助与合作性。本课用“篮球运球”作为教学内容,旨在它具有的游戏性、集体性、健身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和谐发展的生动而丰富的活动形式,是学生们最喜爱的活动内容。 三、学情篮球运动是在中学校园内开展较为普遍的一项体育运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40名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整体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地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7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行进间变向体前运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信、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重难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重难点如下:

重点:触球部位和触球点,以及控制球的能力

难点:全身的协调性以及上身控制球的力量和方向 六、教学过程一 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二 准备部分:

1.热身激发兴趣阶段:

通过猜数游戏和接球练习,使手指和全身活动开来,为引入行进间运球教学做好铺垫。

2.运球练习

通过抛接球、手指拨球、双手变换、单手变向练习从而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

基本部分:

1) 教师在讲解完基本动作要领之后,学生通过持球感受手型的动作,通过分步练 习逐步提高技术动作。

1.抛接球练习

2.双手变换练习

3. 单手变向球练习

4. 接力练习

2)为了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后心情得到愉悦我安排了接龙游戏。

四结束部分:

1.跟随轻缓的音乐使身心得到放松

2.本课小结,布置作业宣布下课,安排值日生收拾器材。七、教学法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师利用讲解、示范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动

作概念。

2、想练结合法,要求学生在做动作之前,先在头脑中重现将要练习的动作,

然后再去练习。

?3、合作学习法,学生自由结合,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互相帮助,配合完成

练习。并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彼此的动作,真诚地帮助他人改进动作技术上的不足,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

?4、错误动作预防和纠正法,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动作做到心中有数,讲解学法:采用模仿法、分组讨论学习法、自我评价法等,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合作探究,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多练习,多思考,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体验成功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八、教学器材蓝球场

蓝球40个

标志物4

录音机一台九、预计效果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学生不论是在生理或心理都得到了满足和愉悦的体验。预计课的平均心率为100—120次/分,练习密度38-42%。图 片完 整 图 例 练 习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行进间运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