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初步方案

本文由用户“fly100gg200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2 01:28:57 举报文档

以下为《2018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初步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初步方案



课题名称

圆锥的体积



姓名

李某某

工作单位

***小学



年级学科

六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的知识,是在学生学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体积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过课件演示、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参与实验,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 :

(1).经历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2).经历计算圆锥体积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认识了圆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圆锥高的概念任然是本节课的重要知识储备,因而在学习阶段利用课件通过观看切、摸等活动,学生分组操作时,借助倒水(沙子)实验,亲身感受圆柱与圆锥的3倍关系,等底等高关系,层层逼近过程,进行深度信息的学习和加工。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怎么计算圆柱的体积? 2、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3、计算下列圆柱的体积。 4、学生进行自主计算,然后汇报结果:

1、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通过长方体的体积推导出来的。 3、(1)、一个圆柱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6厘米,体积=?(2)、一个圆柱底半径是2分米、高10分米,体积=?

4、(1)、生:30平方厘米?(2)、生:125.6平方分米

1、复习旧知。

2、经历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3.让学生自己质疑计算的过程,然后形成圆柱与圆锥的3倍关系、等底等高关系,层层逼近过程,进行深度信息的学习和加工。



五:同步习题



课件出示:(1)填空:

①圆锥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是(???? )。

②圆柱体积的/与和它(????)的圆锥的体积相等。

③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3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④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高某某6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教师集体订正。

生:/×底面积×高,V= /s h

生:等底等高

生:1立方分米

生:24立方厘米

课件出示:(2)判断:

①圆柱体的体积一定比圆锥的体积小。(? )

②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1/3。(?)

③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高。(? )

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柱体的体积是27立方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米。(? )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教师集体订正。

生:×

生:√

生:×

生:√

课件出示:(3)求下面各圆锥的体积(单位:厘米)

/

教师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订正,并做适当总结。



六: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



七: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能变静为动,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懂为易懂,以直观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信息技术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屏图像信息集与一起,对于农村教学来说,解决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之间的矛盾,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2018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初步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