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唐某某不辱使命

本文由用户“lihao_mamababa”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4 00:02:40 举报文档

以下为《22 唐某某不辱使命》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2 唐某某不辱使命R·九年级上册 50年代初,周总理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美国记者问道:“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回答道:“提起这支笔啊,说来话长,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它是一位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笔。”请同学们想想,美国记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周总理的言外之意又是什么?像周总理这样成功的外交家你知道有哪些?1.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疏通文章,理清文章思路。(重点)

2.感受语言交锋的机智与艺术,学习本文运用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

3.感受唐某某勇敢无畏、敢于斗争的精神,培养维护国家尊严的意识和不畏强暴的精神。(重点)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还有《国事》《国策》《长书》等名称,后经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整理,定为《战国策》,沿用至今。我国古代史书的几种体例?

1.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例如:《国语》《战国策》《三国志》。?

2.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3.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世家、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例如:《史记》《汉书》。 本文选自《战国策·魏某某》(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标题是后人加的。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秦先后灭亡了韩魏两国;安某某是魏的附庸小国,秦某某“易地”的诈骗手段吞并安某某。安某某君拒绝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某某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 听课文朗读,疏通生字词,注意停顿。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理清课文层次。 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唐某某的形象,表现了唐某某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某某能够在外交上战胜秦国的原因。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

写唐某某出使秦国的背景。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2、3):

写唐某某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经过,表现出他誓死维护国土的决心。

第三部分(4):

写唐某某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秦王认错。这是故事的结局。唐某某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某某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某某,

安某某君其许某某!”jXXXXX即秦始皇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安某某国的国君。安某某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在现在河南鄢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战国时魏襄王封某某为安某某君。交换。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安某某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某某,甚善;虽然,受地于

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某某君因使唐某某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徒”,古某某:只;今义:徒弟。四、战国时期,“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阶层。请你请教老师,查找有关资料,说说战国时期的“士”是指哪一类人,举出几个历史上有名的“士”,在班上讲讲他们的故事。参考答案:

“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最低的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而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有寄食人下的食客等。如:荆某某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某某;毛遂自荐;烛之武退秦师;苏秦连横等。[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22 唐某某不辱使命》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