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将相和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8、将相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拾到一块璞玉。把它奉献给两代君王,结果都说是普通的石头,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双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后来,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想知道和氏璧的传奇的经历,今天我们来学习将相和。
二、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出示导学提示:
(1)自由读文,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
(2)在前两个故事中,蔺相如是怎样战胜秦王的?后来蔺相如又是如何对待廉颇的?
(3)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2、学生根据导学提示,在文中用划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等相关词句,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3、小组合作继续探究以上三个问题。
三、合作探究,汇报交流
1.交流问题一。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小标题。(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2.交流问题二
A“完璧归赵”
出示教师范批:句子:“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XXXXXXXXXX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
(“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真是手中有璧,心中有底。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
b“渑池之会”在渑池之会上,赵某某为秦王某某,蔺相如看到秦王侮辱赵某某,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 “请您为赵某某某某。”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体会蔺相如当时的心理,说话时的语气,试着有感情朗读。
蔺相如也堪称一员猛将,他以性命来逼秦王,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维护国家尊严。
C“负荆请罪”
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廉颇对蔺相如被封为上卿。职位比他高感到很不服气。自由朗读,体会廉颇当时的心理。
①“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到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读出廉颇不服气,一肚子不满的情绪。
②对廉颇的这种说法,说说你的看法.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廉颇和蔺相如在保卫赵国中的作用
廉颇: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立下赫赫战功(渑池之会的胜利,他也有功劳)
蔺相如:立下功劳不是仅靠一张嘴
置个人生死于不顾
随机应变,才智过人
文武联合
③在这件事上,蔺相如的态度怎么样呢?(躲避退让,顾全大局)
④对廉颇的“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你想说些什么?
3、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四.体会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个故事既相对完整,又互相联系。前两个故事和第三个故事之间是因果关系.
五、课堂小结
学了《将相和》的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板书设计:
将相和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蔺相如 机智勇敢 顾全大局
廉颇 知错就改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将相和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