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某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文由用户“wyf9616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04:35:35 举报文档

以下为《张某某 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学会聆听  音乐与人生 





执教者

张某某

课时

一课时(45分钟)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音乐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节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这个时代的学生们,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教学目标



一、

进一步认识和熟悉音乐的形式要素





二、

聆听《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通过与《草原放牧》的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







三、

听赏《长江之歌》,探究音乐的各形式要素在这首作品中发挥的艺术功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





难点

分析、探究音乐的形式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的特点。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讲授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情景式教学 通过学生看-听以及师生互动表演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5分钟)

1、课前播放《草原放牧》的音乐。

2、上课后提问刚才播放的乐曲的名字是什么?乐曲体现了什么样的情绪特点?让学生回答。

3、提问法复习音乐的形式要素。

学生积极的举手回答

通过“温故而知新”达到知识系统化的掌握,为下面将要学习的内容做一个铺垫。



《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15分钟)

1、用“讲授法”简介作者、背景。

2、用“视唱法”熟记主部主题。

3、完整地欣赏作品

 (1)提出问题:

A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B听了音乐后能让你联想到些什么?

(2)欣赏音乐,并将音响与解说有机结合。

学生非常认真的聆听音乐,并分析、回答教师所提问的问题。

1、有利于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2、主题是交响乐的灵魂,是乐曲发展的基础,熟记主题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中依据教材分析,做适当提示,促使音乐语言在内心的释读。



3、对比听赏《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15分钟)



1、听赏《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音乐片段),让学生比较两首作品的力度和速度有何不同?

2、唱《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的第一主题,画出旋律线,与《草原放牧》的第一主题进行比较,感受两段音乐不同的旋律特点。(《草原放牧》的第一主题的旋律线上节课已一画过。)

3、标出《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第一、二主题的节奏,拍击节奏,与《草原放牧》的节奏进行比较,体验两段音乐不同的节奏特点。

4、复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并让学生用手指表示出第一、二主题。

学生们积极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

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更清楚、更方便地认识音乐的形式要素在表达音乐情感时发挥的重要作用。





4、《长江之歌》

(7分)

1、教师安排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中关于作品介绍。

2、让学生诵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含义。

3、作品欣赏

 (1)完整地欣赏歌曲,感受作品的情绪特点。

 (2)学唱歌曲的第一乐段,引导学生说出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3)复听歌曲听前提出问题:

 A、歌曲的速度、力度有什么特点?

B、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鼓励学生跟录音一起唱

让学生大声诵读



一、1、2有利于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二、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分析、感受和理解乐曲,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布置作业

(3分钟)

拓展与探究部分的1,3两题,让学生自己把课上分析、讨论的结果填入书上相应的表格里。



板书设计

回顾导入。课前播放《草原放牧》让学生们温习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课,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通过与《草原放牧》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

3、欣赏《长江之歌》,感受作品的情绪特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聆听《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长江之歌》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分析作品、理解作品,并将音乐的形式要素融入到作品分析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张某某 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