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业题目:
完成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业。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及反思请参照模版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成绩将视为不合格;
3. 字数在400以上。
附件:教学设计及反思模版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论语》十二章
姓名:
廖某某
工作单位:
枝城中学
学科年级:
7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论语》是中国儒家文化经典中的经典,中国文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无出其右。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例子也表明了它的重要性。本文从学习、处事、做人等方面各选取了一些章节,在各方面都对学生引导有重大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对《论语》十二章和补充材料中关于“修身”的章句进行品析,了解孔子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具备怎样的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内和课外材料的研读并联系自身实际体会学习《论语》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使学生经历一番文化濡染提升自我修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学生刚开始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还放不开
思维不够开阔,还只能局限于文本
文言文基础不扎实,特别是虚词的知识较弱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背景及人物介绍
字音字形
回顾
记忆
打基础
分组,分配任务
巡查、点拨
学生分小组讨论
准备答疑
通过所学了解课文内容,自主发现问题分析、挖掘
总结、答疑、梳理
分享所得
提问答疑
完善所学
五、教学策略选择(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利用PPT做背景介绍,在遇到疑难时利用网络答疑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1、文本理解的正确率
2、内涵理解程度
3、表达清晰流畅程度
4、解答疑难能力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八、板书设计(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论语》十二章
学习
做人
惜时
九、教学反思
在预习的时候发现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本课中大部分内容,仅有三个句子没有涉及。所以在这次教学安排中,我将教学任务分散给各小组,由各小组讲解。将教学任务变成学生的研究任务,并让学生代表小组展示小组内的研究成果,接受其他小组人员的质问和考验。最后由老师带领一起探讨不能解决的疑惑并总结。
任务分配下去之后,学生的讨论很起劲,但是没有回答问题的安排,也没有深入句子挖掘难点,仅仅着眼于完成句子的翻译,更不用说对小组任务以外的句子进行质疑。
在小组成果展示环节,小组发言人成为第一个难题,小组当中少有人敢于站出来担任这一角色,除了自信心的缺乏,没有责任感意识也是问题。在发言中,语言组织有欠缺,不够流畅。发言内容除了句子翻译,还有一点浅显的感悟,相对不错。
问答环节形同虚设,几乎没人能够提出像样子的问题,在引导示范之后也不能发挥开来,只能依葫芦画瓢,重复前面出现过的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堪忧。
回望过程,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没有对各小组进行深入的点拨,这也是导致发言失败的原因之一。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信,鼓励学生发言依然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