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由用户“jialongwining”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9 15:09:08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



姓名:

罗某某

工作单位:

秭归杨林中学



学科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该内容属于人教版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明白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同样要对前面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的分配律进行巩固。合并同类项对后面整式加减是基础,对后面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也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3)通过类比数的运算探究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从中体会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数学思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七一班共有47人,男生22人,女生25人。对前面列代数式同学们掌握情况较好。已经明确列代数式所需要注意事项,但还有部分学生掌握不是很好。预习时要让学生明白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的分配律。大致明白什么是同类项。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1 在西宁到拉萨路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 km/h,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20 km/h,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所需时间的2.1倍 ,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 h,你能用含t的式子表示这段铁路的全长吗?

(教师针对式子提问?)

整式的运算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之上的,对于有理数的运算是怎样做的呢?

整式的运算与有理数的运算有什么联系?

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

100×2+252×2   100×(-2)+252×(-2)

(100+252)×2=352×2=704; (100+252)×(-2)=352×(-2)=-704.

100t+120×2.1t=100t+252t (学生自行列算式)

学生自行计算,总结计算规律。

(乘法分配律)



类比探究,学习新知



类比式子的运算,化简下列式子:



教师根据学生的化简情况提问:

上述各多项式的项有什么共同特点?

上述各多项式的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

从中你得到了什么规律?

学生自行化简,并总结规律。

(1)上述各多项式的项有什么共同特点?

①每个式子的项含有相同的字母; ②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2)上述多项式的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

①根据分配律把多项式各项的系数相加; ②字母部分保持不变.



学生自己在计算中摸索规律,更好的明白何为同类项,何为合并同类项。



3、通过类比探究,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出下列定义与法则

(1)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2)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问题4你能举出同类项的例子吗?

问题5化简多项式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呢?

找出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并进行合并,

思考下面问题:每一步运算的依据是什么?注意什么?



4、师生共同归纳步骤:

(1)找出同类项并做标记;

(2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八、板书设计(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合并同类项的方法:①根据分配律把多项式各项的系数相加; ②字母部分保持不变.

合并同类项的步骤:(1)找出同类项并做标记;

(2)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将多项式的同类项结合;

(3)合并同类项;

(4)按同一个字母的降幂(或升幂排列).



九、教学反思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