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速率教学设计 田某某

本文由用户“ruthjing”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5 09:27:12 举报文档

以下为《化学反应的速率教学设计 田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2

《化学反应的速率》教学设计

化学1班 田某某

教材分析

该节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从教材体系看,它是之前所学物质、量和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知识的应用和深化,是后续学习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基础。从研究意义来看,该节内容为高中动力学的开始,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实质的入门性知识。同时,本章内容又为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它是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内容和核心内容。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

本课时讲的是化学反应速率。它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常见的一些化学反应的快慢有感性的认识,如橡胶的老化,食品的变质,金属的腐蚀等。但仅是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而未上升到学科知识的高度,即未能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些现象。另外,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有了定性判断化学反应快慢的零碎的知识基础,在生活经验和初中化学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会对该节课的主要内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该节课要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学生会在控制反应条件设计对比实验以及实验操作等方面产生学习障碍,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从而引起学生的深层次的思考并达到降低学习的难度的目的。

三.设计思想

本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有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本节课教学拟采用“指导发现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生活—化学—社会”的教学思想,即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现象,抽象出化学理论或用化学原理去解释,回归生活并利用理论为社会服务。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不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速率不同,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其表达方式和计算方法。

知道化学反应的快慢受温度、浓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等条件的影响。

认识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在猜想、探究、实验中完成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提高观察和动手实验以及语言表述的能力,逐步学会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

2、通过有关知识的学习,逐步熟悉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求实精神。

培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3、通过影响化学反应快慢规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实验方案的设计

六.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创设

情景

节日的烟花美丽动人但稍纵即逝;新鲜的牛奶放久了会变质;青铜大钟在经历数百年岁月洗礼后已是锈迹斑斑,通过这些熟悉的化学反应,大家能发现什么问题呢?

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大量事实说明,为了使化学反应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还需要从化学反应的快慢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两个角度来进一步认识它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关于化学反应快慢的有关问题。

展示图片“节日的烟花、青铜大钟、变质的牛奶”,并用生动的语言引起学生思考

观察图片、思考。

回答:化学反应是有快慢之分的

教学引入:使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认识到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引起学生兴趣和该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疑

怎样比较和判断反应的快慢?请提出你认为可行的方法。

引导学生对初中学习的有关反应现象进行思考,小组讨论,集思广益。

交流

讨论

学会交流,学会用化学语言解决简单的问题



得出

结论

根据反应物的消耗或生成物的产生快慢粗略比较。① 冒气泡的快慢②颜色的变化 ③固体量的减少 ④浑浊程度 ⑤温度变化等

归纳总结



对原有知识进行回忆,总结,学会归纳。



设疑

对比

以上的方法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两种或几种化学反应的快慢,我们称为定性判断,但是要定量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则需要使用同一定义或标准下的数据。与物理学中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相类似,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的快慢用“化学反应速率”来表示。现在大家能对化学反应速率下一个定义了吗?

引导:工农业生产中多数是溶液或气体之间的反应。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对照物理学中速度的概念给化学反应速率下定义。

学会进行学科知识迁移。



板书

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取正值)。

简单计算:V=XXXXXC/XXXXXT

3、其常用单位是mol/(LXXXXXmin)或mol/(LXXXXXs) 【molXXXXXL-1XXXXXS-1???? molXXXXXL-1XXXXXmin-1】

板书并讲解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通过概念得出计算式和单位。

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简单计算



练习

反馈

某反应的反应物的浓度在5分钟某某6mol/L变成了4mol/L,则以该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表示的该反应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巡视指导

练习计算

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会简单应用



讲解

注意事项:

1:化学反应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某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3:对于有纯液体或固体参加的化学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它们不存在浓度的变化。

4: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而且必须注明反应物质。

5: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讲解

听讲并思考

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速率。



过渡

既然化学反应存在快慢之分,那么,我希望钢铁的锈蚀慢一点,金属的冶炼快一点;我希望食品的腐败慢一点,汽车尾气能处理得快一点。大家有没有什么美好的设想呢?

老师同大家一样都有这么多美丽的愿望,那么该如何将我们的愿望变成现实呢?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去研究化学反应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又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只有懂得了这些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控制化学反应向着我们需要的方向进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讲解并引导学生思考

与教师一起提出自己美好的愿望

培养学生用化学眼光去观察社会并思考解决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演示

实验

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分别与颗粒状碳酸钙反应。

演示

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用 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观察

现象、得出

结论

得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描述

①都有气体放出,但与盐酸产生气体更快。

②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不同,本质原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不同。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主要因素)

板书



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印象



投影

下列反应的速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28℃时,新鲜牛奶约4小时后变酸,但在5的冰箱内,鲜牛奶48小时后才变酸。

2、加酶洗衣粉的去污能力比普通洗衣粉要强得多。

3、向炉膛内鼓风,炉子中的火就会越烧越旺。

引导学生思考

思考

交流

培养学生的思考交流能力。





请同学结合以上实例大胆假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可能因素有哪些?

引导

大胆

猜想

培养学生给定条件下的合理猜想能力



活动与探究

请你设计并实施实验,解决下列问题:

温度、浓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引导:一个实验的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使实验具有说服力,你可以采取对照实验的方法。为了结论更加全面,希望你能从不同角度改变实验条件,探究各种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学生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

设计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进行准确的描述,并进行评价。

学生代表对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进行简要的语言描述。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结论并板书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时,

(1)浓度:增大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2)温度: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3)催化剂:加入适当的催化剂,一般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4)固体表面积:增大固体表面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讲解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除了以上四个,还有压强(对一些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反应)、光波、电磁波、超声波、溶剂等,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查阅资料,看它们又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简单讲解

倾听

使学生了解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很多。



练习

1.下列事实中, 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

1).铁矿石炼铁时要粉碎成矿粒

2).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大小的锌粒和镁粒,产生气体有快有慢

3).夏天的食物易某某,而冬天就不易发生这种现象

4)由氯酸钾制氧气时,加入MnO2

思路点拨,并在学生回答后,及时进行纠正和评价。

应用以上得出的结论进行思考

1、培养学生将化学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

3、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



师生

互动

举出生活中你所熟悉的改变条件控制反应速率的事例。

引导学生回忆,进行适当的补充,纠正

与生活结合,大胆猜想

使学生产生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感觉,化学学科的学习目的得以体现——回归生活,服务社会。



教师

总结

向这样的事例生活中还有很多,可见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只要大家常怀一颗好奇心,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发现,更多的奥秘就会掌握在你们手中,同学们加油!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常怀好奇心。

倾听





课堂

小结

和学生一起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投影

看投影,思考,形成知识网络。

清楚该节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布置

作业

在生活中做一个小实验,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反应向着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投影

完成

作业

学生通过课后亲自动手体验,巩固知识。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

定义: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取正值)来表示。

简单计算:V=XXXXXC/XXXXXT

3、单位:mol/(LXXXXXS)或mol/(LXXXXXmin)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温度、浓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等

八: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是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尝试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通过用设计实验的方法进行化学探究,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明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时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经验相联系,让学生体验化学学习的价值,增加学习化学科学的兴趣。 ?一、?教学中值得发扬的方面 ?1、本节课在设计思路上和课堂实施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焰火表演、牛奶变质、青铜生锈等)引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测影响反应速率的外因到设计探究实验来印证假想,最终总结出结论的过程中,学生完成的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动手、用脑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称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则是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 ?2、本节课教学拟采用“指导发现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生活—化学—社会”的教学思想,即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现象,抽象出化学理论或用化学原理去解释,回归生活并利用理论为社会服务。 ??二、??? 教学中不足的方面

1、由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不能充分展开,以及部分学生的探究能力有些薄弱,不能很好的进行探究过程,这有待以后进一步的训练。 ?2、部分学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较弱,不能很好的完成影响反应速率因素的总结,今后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和培养,帮助他们掌握物质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从个别事物到一般事物的认知规律。 ?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化学反应的速率教学设计 田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