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万某某 通道1活动: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研修主题
聚焦教学重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姓名
万某某
工作单位
泉溪镇中心学校
学科年级
四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设计(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要求明晰、具体、可操作性。)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算理,准确笔算乘法积的定位。
三、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的知识起点、技能起点和态度起点)
从学生的学习经历看,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学生已经有了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和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学生通过对比观察讨论交流获取此知识。
四、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以及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笔算,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且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积累经验。因此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设计(针对学习内容,设计教与学的方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计算教学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最基础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这样的发展提高。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等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在教学例题时,让学生尝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鼓励学生自己算。学生已经能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相比,三位数乘两位数需要多乘一步,并把两次的部分积相加。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把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体会计算时的相同点,促进认知同化,完善认知结构。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口述情景导入,出示问题
口述:有位王阿姨很喜欢旅游,她从略阳乘汽车到西安用了12小时,汽车1小时行45千米,从略阳到西安有多少千米?
课件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从略阳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学生读问题进入情景
看问题知信息,自列算式
小组讨论探索算法
交流展示(1)估算方法(2)计算方法
让学生从问题进入情景,明白学习内容
3.教师提出问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根据学生口述教师引导综合完成板书
4.引导小结
学生根据刚才的计算口述方法。
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第二个因数和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
这一环节,在学生原有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使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更透彻
.拓展应用 巩固提高
出示教材第49页的做一做。
1、算一算,填一填。)
2、变式练习:
本题让学生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这一环节的练习设计,不仅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计算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培养了学生了应用意识
.总结回顾,整理算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内容项目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得分
复习准备
2
3
5
新知学习
3
5
2
课堂小结
3
5
2
联系巩固
3
4
3
布置作业
3
4
3
合计
14
21
15
学生自评表
八、形成性练习题(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练习题)
283 × 26 417 × 32
156 × 23 243 × 35
九、教学反思
教学中虽然将新旧笔算进行了对接。特别是在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时,过高估计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掌握,没有进一步强调算理,教学中又没有强调好“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这个算理,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对错。以后课堂上从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开始,提高对题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然后有选择性的进行练习。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万某某 通道1活动: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