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jet_li”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20:09:14 举报文档

以下为《17.《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长庆七中 黄某某

知识与能

巩固练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和口算。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经历练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和口算,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笔算和口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联系中渗透猜想、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有趣的计算中让学生喜欢数学。

教学重点

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

教学难点

灵活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轴对称图形。陕北的民间艺术剪纸。

2.文字读音对称:

古人对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语言:我爱你,你爱我。学数学,学数学。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中的读音对称算式。

24×12,21×42

46×96,69×64

21×48,84×12

二、寻找规律,巩固计算

(一)复习估算和笔算。

1.猜想:具有读音对称的算式,背后还藏着什么秘密?

2.先估一估。

预设:不同的估算方法,估的有的相等,有的不相等。

3.计算验证。

学生每人计算一组算式,看看结果是否相等。

4.小结

根据以上的算式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预设:两位数乘两位数,对称的算式结果相等。

刚才这种通过举几个例子得到结论的方法,叫做不完全归纳法。

(二)讲故事,引发新思考,激发计算兴趣。

1.讲公鸡归纳法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买了一只公鸡,第一天,他给公鸡喂了一把大米,第二天他还给公鸡喂了一把大米,第三天依然如此,直到第99天,主人每天都给公鸡喂一把大米,可是,第100天,主人家里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公鸡再也没有等到一把大米,而是变成了招待客人的佳肴。

看来仅仅通过举几个例子得到的结论有时候是错的。现在我们对刚才得到的结论还深信不疑吗?

2.让学生再举例验证。

学生举例后,发现又不想等的情况。

3.引发疑惑,修改结论。

仔细观察老师举的三组例子,看看有什么特点?然后修改一下我们刚才所得到的结论。

预设:十位数乘积和个位数乘积相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对称的算式结果相等。

4.再举例验证。

提问:现在你对修改后的结论深信不疑还是有所怀疑?如果怀疑,应该怎么办?

提示:这次举例子要具有这种十位数乘积和个位数乘积相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课堂小结

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不断猜想,不断验证,不断创新,不断学习。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17.《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