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比尾巴》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比尾巴》
姓名:
王平
工作单位:
徐寨小学
学科年级:
一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课程标准要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的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课文中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二、教材编写意图分析
《比尾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中的一篇短文,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沛调动小朋友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儿歌形式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同学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学前教育中
大多数小朋友们接触过这首儿歌,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认识“比、尾、巴”等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教学重点;
读好书中问句是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与策略的简要说明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以三个小动物的谜语为题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分小组合作读书)
3、随文识字,感情朗读(识字过程穿插小游戏,让学生印象深刻)
4、品读课文,整体感知(分角色朗读,戴头饰增加学生兴趣)
5、挖掘课外资源,拓展运用(贴画,说尾巴,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
6、指导书写“云、公、车”。(及时展示成果)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以三个小动物的谜语为题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同学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注意“尾巴”的轻音读法。(从同学已有的识字经验动身,先让同学试读、领读,然后教师再重点指导轻声的读法。) 3、板书题目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听一遍课文范读。
同学借助拼音自身读课文,边读边圈划出生字。要求:读正确。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同座互相练某某,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协助,然后请4个小伙伴合作读,尝试互相评价,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随文识字,感情朗读。
1、认读理解带动物名称的生字。
逐一出示生字“猴”、“松鼠”、“鸡”、“鸭”等字,看拼音读准字音。
不带拼音,同学自由练某某,然后开火车读。
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认读理解“短”、“扁”、“最”。
出示生字“短”、“扁”、“最”,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让同学们认读。
利用游戏“猴子过河”巩固所学的生字词。
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 大森林某某( )( )、( )、( )、( )和( )参加比赛。
(2) 小动物们比赛的项目是什么呢?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2、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找一找问题的答案。
(1)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
谁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教师重点范读指导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同学做游戏,两个小朋友,我问你读,你问我读,看谁的语气读的最像。)
(2)其他几句问句同学可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尝试读。
在问句的指导中,教师利用课件上的图片协助同学比较各种动物尾巴,顺势理解“最”的意思。
(3)我会说
孔雀尾巴的颜色真多啊,
有_______、有_______、
有______,还有________。
3、同学探讨,得出答案。
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公鸡的尾巴弯。
鸭子的尾巴扁。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4、利用“找尾巴”的游戏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师生、生生引读、对读。
同座拍手读。
加上动作扮演读。
男女生竞赛读
小组内评读、推荐读
(多给同学展示、评价的机会,如“你喜欢背哪局部?”“你哪里比他读的还好?比试着读读。”“谁还想读,站起来一起读。”“对于他的朗读,你谈谈自身的看法。”)
挖掘课外资源,拓展运用。
贴画,说尾巴。结合书后“读读画画”让同学贴(指名贴)、画(全班同学在书上画)。然后教师再鼓励同学说说它们尾巴的特点。
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让同学以小解说员的形式介绍自身收集的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表达形式不限,能用上今天学习的词语更好。 (充分展示同学课外的学习资源,如图片、玩具、模型等。)
有能力的同学还可模仿书上的句子也编几句小儿歌。
指导书写“云、公、车”。
同学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引导同学发现写好这三个字的关键,教师范写。
同学描红,练某某,看谁写的正确美观,写几个不限,直到自身满意为止。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和时展示写得好的同学作业。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识字写字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都有哪些动物参加了比尾巴?通过拼读动物名称识字“猴、松鼠、公鸡、鸭”
他们都比了什么?认识“短、扁、最”
开火车识字,正确认识生字
让学生在玩中学,使他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激趣读文,熟读成诵
师生、生生引读、对读,同座拍手读,加上动作扮演读、男女生竞赛读
学生能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多种读书方式让学生爱上读书,爱上阅读
编写儿歌,巩固延伸
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模仿书上的句子也编几句小儿歌。
编写几句儿歌
学生在编写过程中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正确表达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次教学重点应该是识字。无非用了儿歌《比尾巴》的形式。教师的教学过程抓住了重点──识字的同时,又进行了理解尾巴特点的教学。但又没有完全局限在尾巴特点理解上。看来,突出重点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又是一个教学中时时需要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八XXXXX、板书设计
九、实践反思
《比尾巴》这篇课文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课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儿童情趣。我抓住这篇课文极具趣味性的特点,围绕“比尾巴”大赛展开设计,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自然,环环相扣,以摸尾巴游戏导入课堂,以拿门票的形式复习生字,以比尾巴评尾巴学习课文,以说尾巴画尾巴进行拓展训练。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注重了情境的创设,都采用最具有童真童趣的语言,符合低年级的认知特点。
在这堂课的设计当中我注重了情境的创设,这些情境不是独立开来的,而是一脉相成,从一而中的。创设的这些情境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通过创设的情境走若文本,与文本之间进行最近距离的对话,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情感被升华,喜欢小动物的情感在课堂中随处而见,为参加比赛的小动物加加油,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评评尾巴,为丢失尾巴的小动物画上一条漂亮的尾巴。因为有了情感的投入,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参与积极性强、参与面广,课堂氛围轻松而又愉快!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的用语和体态未能达到预设的效果,致使创设的情境未能真正的激发孩子的兴趣。对学生生成的闪光点未能及时抓住并进行延伸。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当中继续摸索、学习。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比尾巴》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