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进行曲教案

本文由用户“a8859122”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20:46:42 举报文档

以下为《小松鼠进行曲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活动名称:《小松鼠进行曲》

活动领域:大班音乐欣赏

一、设计意图:

音乐欣赏活动通常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难点,幼儿天性活泼好动,爱玩好动,如果没有具象的可操作的情节来替代抽象的音乐符号,孩子们会对音乐欣赏活动丧失兴趣,而奥尔夫音乐活动教学法致力于通过语言、动作、舞蹈等形式紧密结合,让幼儿通过动作的各种形态来感受音乐和发展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因此我选择了奥尔夫音乐中的“小松鼠进行曲”作为本次音乐欣赏活动的主题,在中班下学期的学习音乐学习中,孩子们对小松鼠摘松果的这一情节有了一定的认识,,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创编了小松鼠摘松果的情境配上音乐,这样能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的性质和段落。

二、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⒈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中激昂、强烈的进行曲旋律风格,喜欢参与音乐游戏。

⒉能通过律动、游戏和乐器表现乐句节奏,表现音乐的情节,发展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感受进行曲激昂,强烈的旋律风格。

活动难点:用乐器表现乐句节奏

活动准备:

松果图片、十二宫格节奏谱、乐器(铃鼓、响板)、音乐

活动过程:

㈠导入:

(音感问候:小朋友们好(12 34 |5-),老师你好(54 32|1-)

(热身律动:松鼠摘松果(中班下册音乐)

“秋天到了,小松鼠要准备过冬的食物了,小松鼠最喜欢吃什么呢?”(松果);

“今天我们一起当小松鼠摘松果吧!伸个大懒腰,起床摘松果喽!”

“早上起床的准备工作有哪些?”(穿衣服、刷牙、洗脸、照镜子,擦香香等等)

㈡倾听音乐

⒈前奏:起床啦!

A乐段:穿衣服、刷牙、洗脸

B乐段:照镜子,擦香香

⒉感受音乐:小松鼠出发了。(一边放音乐,一边演示小松鼠会路过的地方)

小松鼠摘松果,要走好远的路,还要跳石头,跨小沟、上山坡等等(幼儿自己创编动作)

㈢感受乐曲的段落和节奏的变化。

(情境提示:小松鼠们走过远路,跳过石子,跨过小沟、爬上山坡,终于到了摘松果的地方啦,但是在摘松果前要玩两个游戏,挑战成功才能摘到松果。)

⒈感受固定拍

游戏第一关:引导幼儿进行身体各部位的固定拍练习,每个部位拍8下,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身意愿来进行拍打。

⒉宫格游戏“认识松果”。(乐器演奏)

(情境提示:第一关游戏挑战成功啦,出示宫格节奏图谱。“每一格小房子里都住着一个松果宝宝,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Ta

ta

titi

ta



Titi

准备

Ta

Titi

准备

Ta



Titi

松鼠

Titi

摘松

Ta

Xi

(休止)



(教师引导幼儿用拍手节奏和语言节奏(准备好、准备好、松鼠摘松果)来进行节奏表现。

(出示两种不同的乐器,讨论哪一种来演奏那一段的节奏?(根据幼儿的建议在每一段的节奏谱上贴上乐器符号)教师出示每种乐器前先做示范,讲清楚使用规则及手势意义

如何使用响板:将它的小嘴巴朝向自己,小牙齿朝上,放置于一手掌心,另一手敲击

如何使用铃鼓:一手握住铃鼓的“肚脐眼”,鼓面朝上,另一手掌拍鼓面

(开始演奏,(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演奏响板,一组演奏铃鼓)教师做指挥。演奏结束后将乐器藏起来。

结束部分:松鼠摘松果

(情境提示:松鼠宝贝们的闯关游戏都挑战成功啦,终于可以摘松果啦!)

教师出示松果图片,幼儿摘松果。

活动延伸:

(情境提示:松鼠宝贝们都摘到松果啦,那我们按原路返回家去品尝松果吧!)

播放音乐,提示幼儿经过草坪、石某某、小沟,山坡等地返回家。

松鼠宝贝们,下一次再和刘老师一起摘松果吧,再见!

(教师挥手再见,并哼唱:再见再见啊,宝贝宝贝再见;再见再见再见啊,期待下次再见!)

反思:本次活动下来,活动环节比较的清晰而且层层递进,导入活动《小松鼠找松果》是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入手,将松鼠摘松果的情境贯穿于整个音乐活动中,从倾听音乐,感受音乐这两个环节来看,我运用静态律动、情境律动的方式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段落和特质,并且在律动时,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这些动作都来源于每个幼儿的生活之中,简单且富有趣味性。在打击乐表现音乐时,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大挑战,由于每个孩子拿到乐器后都比较兴奋,有些控制不住自己,因此我应该将演奏前的规则更加细化,同时考虑到间奏部分的节奏难度有些大,幼儿不容易掌握,因此我将语言节奏“准备好、准备好、松鼠摘松果”带入到“titi ta /titi ta/titi titi ta -”的这一节奏之中,使难懂枯燥的的音乐节奏更加生动具体化,总体来说,本节音乐活动从身体的韵律慢慢过渡到对节奏的感受、匹配和打击表现,做到了层层递进,动静结合,将抽象的音乐旋律通过具体的情境和肢体律动转化为幼儿能够接受和理解的表现形态。整个活动内容既丰富生动,简单易懂,又充满挑战!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小松鼠进行曲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