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在科技飞速发达、生活节奏步伐加速的今天,各行各业的人员都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当然,学生也不例外,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中学生面临中考和高考压力的同时,常有心理行为、情绪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偏离正常的现象,也随之伴随不同的心理问题。然而,经过多种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很多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不乐观,小学生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不仅表现在学习方面,而且表现在性格和行为当中。
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现在的小学生也常常有缺乏自信、学习困难、厌学和逃学的现象;调查数据表明,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没兴趣读书,学习吃力,导致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加上老师未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未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导致部分学生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地玩;或者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严重的话就甚至干脆逃学、旷课,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时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我任教的五年级一位学生,因为作业没写,第二天怕班主任处罚,怕同学们的嘲笑,就逃学了。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跟学生谈心,讲道理,逃学解决不了任何事情。逃学是不对的行为,但是也不能马上批评打骂学生,相反,应该轻声细语地教育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遇到问题不能逃避,可以找同学或老师交流谈心。
针对此心理问题,不仅是学校,包括家庭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让他们乐于学习,要努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幼稚的好奇心逐渐发展为强烈的求知欲,让孩子积极热情地去学习。另外,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要多表扬,少批评。还有,家长要以平等的方式和子女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给予及时的关心和指导。父母的鼓励、理解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要经常与教师沟通,全面关心孩子的健康发展,使孩子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不要求学生做得最好,但要求其能做得更好。学校方面,首先,要改变用学习成绩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教育思想和对学生要求“一刀切”的旧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对学习困难学生要注意观察和了解他们是不是听得懂,学会适当指导,帮助他们克服理解接受上的困难,真正而不是形式上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活动,这不仅是矫正厌学心理的要求,也是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需要。只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变苦学、厌学为乐学。
再次,减轻学业负担,缓解学生压力。社会、学校及家庭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通过适当降低理论要求、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和考试频度,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
性格和行为中的心理问题
目前小学生比较突出的性格问题表现为过度依赖他人、固执任性,行为问题则表现为讥笑别人、说谎、注意力不集中。由于小学生没有自理、自立能力,长期依赖父母,就会形成了过度依赖心理。首先,表现为对父母的过度依赖。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往往成为父母的“小公主”、“小王子”,由此导致父母往往只重视孩子的衣、食、住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实际却是溺爱。因此,造成孩子自立能力越来越差。他们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的是向父母求助,得到帮助时,他们就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增加儿童的特点,让小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仿佛进俱乐部活动一样开心。心理辅导室的名称可以童趣化,例如可叫作“金苹果”俱乐部等。
家庭方面,应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首先家长要知晓孩子的心灵更加需要关心,例如小学生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时,希望其他人能安慰他、劝解他,可是小学生被老师批评后,回家还会被家长变本加厉地再批评一顿,孩子肯定会感觉很委屈。因此,老师和家长应默契配合,由一方担任批评的角色时,另一方担任劝解,万不可两面夹击,要给孩子“温暖的家”的感觉。
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社会,都应该齐心协力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