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由用户“hyperice”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21:22:43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 《猜调》



姓名:

徐某某

工作单位:

陈河小学



学科年级:

六年级音乐上册

教材版本:

湘艺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猜调》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这首民歌的问句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余地;回答时机灵敏捷,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清晰。学生对本歌的情绪、速度装饰音的掌握应该不那么容易。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各民族民歌,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韵味,特色,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欣赏学习兴趣;

2、通过音乐作品中的“猜猜谜语”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和幸福;

3、 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21教育网

4、用多种演唱形式创编场景表现《猜调》,通过多种演唱形式的结合演绎,体验云南儿童游戏歌曲的特点。

5、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处在小学高段,具备一定的学习唱歌能力,可以胜任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 (学生在《爱我中华》的歌曲声中走进教室)。师: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生: 个)

师: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像56朵花一样竞相开放,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这几首歌曲,同学们猜猜看都是哪个民族的。21XXXXX世纪*教育网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新疆;

《蒙古人》——蒙古;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西藏;

最后一首《猜调》——云南。

2、师:歌曲的歌词非常有特色,请同学们在仔细听一遍,歌中都唱到了什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歌词的内容,文字与图片相结合)21世纪教育网版师:大家发现没有,歌词具有什么特点?(歌词有问有答,是在猜谜语)。那这是什么演唱形式呢?(对唱)

师:以问答的形式演唱歌曲是民歌的一个特点。**_*的地方,那是一个山美水美,神仙都向往的彩云之地。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通过一串串问题,对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

3、我们用心的再听一遍,听完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

1)、师:大家感觉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吗?(速度越来越快了);

师:那么同学们觉得唱这首歌的人,情绪是怎样的?(欢快,开心); 师:真是首有趣的歌曲。

2)、复听《猜调》师:那我们一起翻开书本第16页,带着欢快的情绪听老师演唱一遍,听听这首歌曲到底都说了什么?(听老师范唱)后请一个同学来把歌词念一遍。(解释云南特色语言“称水为海”,街念该。)那么这种形式我们称它为??问答歌(或者叫对山歌)。

3)、师生探讨歌唱特点。

师 :刚才我们说了,这是首很有趣的问答歌,下面我们再听一遍,找出你们觉得最有趣、最有特点的句子。(学生说一个特点,就把准备好的对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并范唱给大家,教唱两遍)。www.bjdcfy.net-jy.com

A、开头“小乖乖??”,声音高,带有呼唤性,吸引对方的注意

B、回答问题的时候也越来越快,表现自己思维敏捷,没有被人考倒

C、结束句衬词,具有地方特色,装饰音的加入,表现了对歌者得意的表情

D、“我们说来你们猜”中“说”的下滑音

E、 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

(根据学生的回答跟进解释)。

4、(1)、先教唱几遍,然后师生以对答等形式学唱歌曲旋律。 (2)、跟伴奏唱歌词 (3)、加入滑音和前倚音演唱(师:注意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2XXXXX

5、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

活动1:听民歌,猜民族

活动2:初赏,熟悉歌词、了解歌唱形式。

活动3:反复听歌,了解旋律、速度、情绪、歌唱特点。

活动4:学唱歌曲

活动5:对歌活动,自我展示

活动1:指导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

活动2: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重点学习对唱

活动3:多变聆听,有对比的听,从歌曲情绪上聆听变化,产生兴趣,为接下来教唱做好铺垫;

活动4:学唱本课歌曲主旋律;

活动5:师问生答,增添兴趣感



五、教学策略选择



搜集关于云南少数民族歌、舞、乐等相关资料,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少数民族歌曲的特点



教学评价设计



1、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节奏模仿,模唱

2、节奏、旋律对接,达到学习对唱的效果



七、教学课件



见附件



板书设计



板书——“小乖乖”、“越问越快”、“答得也快”、结尾下滑音——倚音



九、教学反思



1、演唱形式的运用应采取多样性的形式进行尝试

2、歌唱教学与舞蹈教学是否能有机相结合尝试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