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王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王城镇小 王某某
教学内容:教材59页主题图、60页例1、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 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能准确动手操作平均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遇到分物时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主题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大家也一起来试一试吧?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挖掘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感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一)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12根小棒:用12根小棒分别摆出下面的图形,各能摆几个?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3. 学生展示摆出的结果。
4.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5. 交流发现的问题:摆三角形和正方形时,恰好分完。摆五边形时,剩下2根小棒。
6. 教师小结,揭示主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在算式中如何表示出来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的内容。
7.你能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吗?小组交流、讨论。
8.学生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并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①12XXXXX3=4(个)表示用12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能摆4个。
②12XXXXX4=3(个)表示用12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能摆3个。
③?
9.小组内说说最后一个算式要怎么表示。
10. 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选取典型案例。
11. 教师板书规范写法:12XXXXX5=2(个)XXXXXXXXXX2(根)。
12.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用12根小棒,每5根摆一个五边形,能摆2个,还剩2根小棒。明确剩下的小棒数叫做余数。
13.教师书写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设计意图:沟通操作过程、算式、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
1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1)比较三次摆小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呈现下表。
分的物品
摆的图形
摆的结果
算式表达
12根小棒
摆了4个,正好分完
12XXXXX3=4(个)
12根小棒
摆了3个,正好分完
12XXXXX4=3(个)
12根小棒
摆了2个,剩余2根小棒
12XXXXX5=2(个)XXXXXXXXXX2(根)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摆学具的直观方式让学生在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空间。】
(二)巩固练习
完成主题图“用11根小棒分别摆三角形、正方形和五边形,各能摆几个?”,并列出算式。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摆学具的直观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巩固书写方法。】
三、观察比较,发现关系
(一)合作探究
1.教师操作: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
2.学生思考:用8根、9根、10根、XXXXXXXXXX15根、16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准备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以下9种情况)
3.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
(二)交流反馈: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学生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三)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观察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
(1)你们发现余数有什么规律?
(2)余数可能是4、5、6XXXXXXXXXX吗?为什么?
(3)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4)学生举例验证
3.教师小结并板书:余数<除数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教材第61页“做一做”。
2.学生读题,教师引导理解:用小棒摆一个五边形需要5根小棒,如果有剩余,可能是几根?
3.为什么是这几种可能性?你是怎样想的?
4.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可能会剩余几根?
5.不计算,你能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判断对错吗?(对的打√,错的打XXXXX)
64 XXXXX 7 = 8 XXXXXXXXXX 8 ( )
15 XXXXX 3 = 4 XXXXXXXXXX 3 ( )
6. 填一填 ( )XXXXX8=( )XXXXXXXXXX □ 余数可能是几?
( )XXXXX □ =( )XXXXXXXXXX 4 除数可能是几?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利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通过练习,深化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王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