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WORD图文混排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WORD图文混排》教学设计
—李某某
一、教学准备:
1、教学对象:
(1)教授班级:17级汽修专业1班
(2)学生数:42人
2、教材分析:
(1)教材名称:《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7+Office 2010)(第3版)》
(2)授课章节:本课选自:第4章某某5节——图文混合排版
3、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XXXXX2)
4、教学环境:
硬件: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WORD2010、教学案例素材,多媒体课件、电子网络教室(如联想传奇电子教室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插入、编辑图片,设置图文环绕,熟练运用word软件进行文档版面设计。
2、能力目标:
(1)会应用word的图文混排制作简单的贺卡、宣传单、电子手抄报等。
(2)培养学生对图文混排作品的评价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在练习中的分工合作能力、组织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感受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鉴赏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三、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文本框的使用。
(2)插入并编辑图片、剪贴画。
(3)插入艺术字。
2、教学难点
(1)文本框的使用。
(2)对图片和文字进行格式和布局的排版设计方法。
3、教学方法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分组探究法、展示评价法。
四、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本节以制作“茶韵飘香”插页为案例安排主题任务活动,要求学生综合运用Word基本知识技能,主动探索完成班级板报制作。
首先利用网络教室展示“茶韵飘香”的文档,学生能过鉴赏,评价值得学习的地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再由教师演示并简单讲解插入、编辑图片的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扫除障碍。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文字环绕方式等知识点。最终要求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素材和网络中的资源,运用前面掌握的页面设置、分栏、字符和段落格式化的方法,完成初步版面制作;在制作板报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插入艺术字、文本框及图片。
接着通过展示优秀作品,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通过总结培养学生审美评价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与教学目标展示(10分钟)
(1)通过课件展示一幅作品-茶韵飘香,引导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鉴赏。(你认为这件WORD作品好在什么地方?如果给你做,你能做出来吗?认真学习这节课,老师相信你们都能制作,并且还能做得更好呢。)以美激趣,唤起学生探究的意愿,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重点运用学生对作品评价和教师语言激励评价。
(3)课件展示,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共同找出作品中做要用到的知识技能,如:图片插入与设置、文本框设置、分栏、艺术字等知识点。
2、任务驱动发现新知(15分钟)
通过前面的导入和目标展示,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以前学到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前对要使用到知识技能有一个温故而知新而知新的过程。
(一)插入、编辑图片
(课件展示,教师演示、讲解并指导学生学会操作的方法,学生自评:我学会了吗?)。
(1)图片的插入:执行“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选择路径,选择图片,单击“插入”按钮。
(2)调整图片的位置移动鼠标到图片中间,观察鼠标形状的变化(图片格式设置为嵌入型时无变化)。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并移动鼠标,观察图片随之移动的效果。
(3)调整图片的大小
任意调整大小的方法
a、选中后的图片四周会出现八个黑色小方块,它叫做图片控制点。鼠标在八个图片控制点上和在图片中间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注意观察。
b、分别在八个控制点上拖动鼠标,观察图片大小的变化。
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组内互相讨论,各抒己见,互相评论寻找最有效的操作方法。
(4)设置图片格式
①使用图片工具栏设置
②单击图片工具栏中“设置图片格式”按钮,或者右击图片选择快捷菜单中“设置图片格式”命令,打开“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可完成精确调整图片大小等设置。
(二)设置文字环绕
(自主探究,归纳操作要领)
设置排版时文字环绕图片问题的途径有以下几种:首先在图片上单击选取图片。
①工具栏按钮单击“图片”工具栏上的“文字环绕”按钮选择环绕方式。②“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
右击图片→“设置图片格式” → “版式”标签项中选择环绕方式。
3、创意协作巩固新知(30分钟)
(1)分组练习,各组学生已按学习基础和能力进行优化组合。教师将课前准备的任务所需素材通过网络教室软件下发到学生机。
(2)明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去操作、思考、讨论归纳,合作探索完成学习任务。
(3)通过网络教室软件进行作品展示投票,明确优秀作品所应具有的质量,发挥教学评价的指导和导向作用。
4、作品展示及时评价(25分钟)
①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性、自觉性、协作性,以及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②评价方式: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荐评,师生共同对作品给予评价、判断、纠正,使学生及时得到启发、帮助,获取学习成功的喜悦。
③评价过程:各小组将最终作品提交到教师机,教师收集到各小组作品后共享到“作品共享评优”文件夹中,运用电子网络教室广播展示学生小组作品,通过电子投票选出优秀作品,并进行点评,总评优秀作品成功之处,师生共同讨论改进意见,并指导修改优化。
5、课堂小结归纳巩固(10分钟)
师生共同归纳本节课内容,梳理知识,展示重点、难点,提出进一步要求。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操作技能学生掌握都较好,学生对于图文混排作品的创意和鉴赏评价能力还不够。掌通过教学实践,本节课有最大的亮点是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教学双边活动,将语言激励评价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导入时学生鉴赏评价优秀作品能力欠缺,学生语言表达不到位。学习基本操作过程中主要以学生自评为主,你学会了吗?鼓励学生主动与同学交流和请教,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和组内互评,让学生自己找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此期间,教师适时、恰当的语言评价起到很强的促进、导向作用。最后的学生通过完成作品评价,这时的评价组织很关键,要让学生明确作品内容、方式和评价的过程,在课堂有效组织的前提下评价才能真正发挥促进教学的作用。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WORD图文混排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