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六年级下正比例解决问题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9、60页例5、例6。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某某、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提高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
难点: 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判断以下每题中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课件出示图片)
①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②差一定,减数与被减数。
③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④零件总数一定,生产的天数和每天生产的件数。
2、下面各题中各有哪三种量?那种量一定?变化的?它们成什么比例?你能列出等式吗?
(1)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2小时行驶 60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8小时可行 240千米
(2)书店运来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x包。
二、探究新知
1.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今天来看看实际生活中,又有什么数学问题呢?每家每个月都会收到水费缴纳单,告诉家里这个月使用的水费和水量,今天张大妈和李奶奶也收到了水费单,看看她们在聊什么呢?课件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交流讨论,思考可以用什么方法完成。
现在请你们同桌交流,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汇报:
先算出每吨水的价格,再算10吨水的价格。
12.8÷8×10=16(元)
可以用比例的方法解决。
题中有哪些量?它们成什么关系?并说出理由。
生:水费和用水量。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某某比例关系。
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怎样列式呢?
生:1.先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2.列出比例式。=。
解比例,验算,作答。
解决王大爷的问题。
王大爷也来,他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那王大爷家上个月用了多少钱?
请同学在草稿纸上独立完成这题。完成后,上台板书。
2.用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接下来又有一个实际问题等着我们解决,你们有没有勇气挑战。
课件出示例6,一批书,这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认真读题,先找出已知条件。
题中有哪些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列出等式。
解比例,验算,作答。
如果要捆15包,每包多少本?
3.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4.小结: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要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应该怎么做呢?
①判断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某某比例还是反比例;
②设未知量为x,注意写明计量单位;
③列出比例式,并解比例式;
④检查后写出答案;
⑤特别注意所得答案是否符合实际。
三、巩固新知
1、只列式不计算
(1)一个小组3天加工零件189个,照这样计算,9天可加工零件x个。
(2)六年级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2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x行?
2、列式并解答
①小明买了4枝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枝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
②这本书,每天读10页,30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多读5页,多少天可以读完?
四、课堂小结
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你们又有些什么新的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1.小红每天跳绳600下,2分钟跳了240下,照这样计算,还要跳多少分钟能完成计划?
2.一列客车从南坑出发,每小时行60千米,1.5小时到达兴国。下午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返回南坑,问几小时到达南坑?
六、板书设计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例5:解法一: 例6:解法一:
12.8÷8×10=16(元) 20×18÷30=12(包)
解法二: 解法二: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解:设要捆x包。
=
答:要捆12包。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六年级下正比例解决问题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