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mxdllyy”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20 13:30:34 举报文档

以下为《“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附件3:

2016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大理州经济开发区育才一小



课名

分数与除法

教师姓名

赵某某



学科(版本)

人教2011课标版《数学》

章节

第四单元



学时

一课时

年级

五年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用分数

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深化和拓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

探究、操作实践和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的需要,激发

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三、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通过本单元之前课时的学习,学生认识并扩展了对单位“1”的理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的含义,了解了分数的产生和分数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 五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知识的增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分析、探究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对于拓展分数的意义这个知识点,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拓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解决措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展示发表、观察发现、归纳总结,通过自主探索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现发现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再通过巩固训练加强、拓展知识点。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创设

情境,导入新知。



0’14’’

-

2’30’’

通过谈话,创设学生经历过并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运用旧知列出除法算式。

策划生日party:把8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可以分到几个蛋糕?

指名回答,老师根据回答板书。

使情境的创设更加生动,激起学生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2’31’’

-

32’4’’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讨论,观察发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对关系进行总结归纳,加强理解。

1、教学例1。

一个大蛋糕(出示),平

均分给他们4个人,每人可以分到几个蛋糕?怎么列式?学生们折一折、分一分,

然后上讲台边演示边交流。

2、教学例2。把3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可以分到几个蛋糕?四人小组利用小圆片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

小组上讲台演示汇报。3、观察发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观察算式,交流讨论,说发现,教师板书关系。

4、质疑问答。

学生自学课本49页内容,勾画起重要的知识点,提出疑问。



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并

发表。

观察发现,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自学,提出质疑并解决。



使学生的展示更加直观,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操作表达能力。



三、扎实训练,活用新

知。



32’5’

-

39’00’’

通过完成练习获得礼物的形式,使联系更具趣味性,也在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提高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

识。

1、完成课本50页“做一做”的第1题。并仿照三道题在练

习本上编写几道这样的等式。

2、完成课本51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3、小明和小丽都要用丝带包装礼物,小明把3米长的丝带平均分成5段,用其中的一段来包装;小丽把1米长的丝带平均分成5段,用其中的3段来包装。请问谁用的丝带长一些?

独立完成,

并展示交

流。

使练习的出现更直观,便于教师订正反馈,也使练习的过程更具趣味性。



四、全课总结,拓展新

知。



39’1’’

-

40’00’’

通过谈话,让学生体验

成功。

我们帮同学策划生日,还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帮你获得了好几份礼物,你开心吗?赵老师也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渡过了这充

满探索研究,充满挑战的一节课,谢谢你们!

师生互动谈

话。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