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
作坊小学:时玉成
课题: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内容:课本第66、67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并以问题为引领,发现规律,归纳出比例的意义,并能利用其意义判断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
2. 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活动,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知识形成过程。
3. 通过生活实例,沟通“比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验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区,感受数字之美。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估计学生没有争议,都认为是D图片时,)
师:对!这两张图片的大小虽然不同,但是它们的形状却没有改变,也就是形状相同。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等我们学习过“比例的意义”这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如果有争议,师指出:到底哪个图形与A图形状相同呢?等我们学习过“比例的意义”这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二、自主探究,建立概念
1、出示探究题
写出每张图片的长和宽。
分别写长和宽的比,并求出它们比值。
你发现了什么?
引出:3:2=6:4
释疑:为什么大小不同,形状相同?(比值固定不变,前后项同时扩大两倍)
2、同学们,国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不同的场所要悬挂不同尺寸的国旗,请看----(出示课本国旗图片)
、
说出每面国旗的长和宽,写出长和宽的比并计算出比值。
分组汇报结果: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学生汇报时,采用组内成员分别讲解,其余学生则根据汇报情况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对汇报适当补充的方法进行,师根据汇报板书主要内容并给予点拨和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各组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特点并试着用等号把两个比值相等的比连起来,以便学生理解什么是比例?
各小组汇报结果
例如
2.4 : 1.6=60 : 40
2.4 : 1.6=15 :10
60 : 40 =15 :10
像这样的式子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例。
教师板书: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同学们我们的比有两种形式:带比号的形式和分数的形式。以便引出比例的另一种形式。
那么我们的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同学们你试试,教师巡视,对学困生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
小组交流并汇报结果:
师生共同总结比例的两种形式:
2.4 : 1.6=60 : 40或
你能试着写出几组比例吗?
根据比例的意义,怎样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学生讲解(板书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以及学生写的比例)
师:他写的比例对吗?怎样验证?
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验证黑板上写的比例及小组内成员写的比例是否正确。
师生共同总结: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4)试一试,我能行:课本40页,做一做第1题。
这道试做题,重点让学生解释为什么能组成比例。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的表现怎样?对自己和你的组员一个评价吧!
五、介绍黄金比例
六、拓展延伸,发展能力
根据4×6=3×8,你能写出几个比例?
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
操场上的国旗:2.4:1.6=
}比值相等
教室里的国旗:60:40=
所以,2.4:1.6=60:40 也可以写成 =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学生举出的比例式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