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hyk12345678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17:38:54 举报文档

以下为《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理解古文的意思,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学难点: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人物的机智,有礼貌。

教具:课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活动“看古语,说今话”。第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二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些语言与我们平时说的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在以往的“积累运用”中,我们都有学过,你能说上一句吗?

像这样的语言,我们把它叫作“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我们把它叫作“文言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课题)。

谁来说说课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我们班有没有杨氏之子?请同学用上我们学习的题目自我介绍一下。

二、检查初读情况

1、开火车读,强调字音“应”和“为”。

2、带有“应”和“为”的重点句,有目的的读一遍。

3、生分别读,教师指导。

4、同桌互读。

三、指导有停顿有感情的读。

1、课文的字音同学们基本掌握,下面我们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

2、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3、教师指导:读古文的时候根据课文内容可以把语速适当放慢,运用读故事中学到的声断气相连的方法来读。

4、老师范读第一句。

5、学生试读其他各句。

6、指名读全文。

7、齐某某。

四、小组合作理解课文

1、理解古文有哪些方法,请大家试着说一说

看注释、查字典、连词成某某、补充省略内容。

2、教师引导理解第一句。

在第一个句子中有两个重点词语“甚”和“聪惠”根据课文的注释我们知道“甚”是非常的意思,“聪惠”是聪明的意思,再把句子中其他词的意思穿起来,我们就可以理解这句话说的是: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他家的孩子今年九岁了,非常聪明。

3、在理解这个句子时我们运用了查注释和连词成某某的理解方法,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刚才提到的方法,合作理解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4、汇报

5、大家发现了吗,课文是围绕一个词来写的,你能找到这个词吗?

(板书聪惠)

6、理解杨氏之子的聪慧。

杨氏子的会听、会说分别表现在哪里?

7、再做活动“看今话,说古语”。

(1)一个小孩子说:“这是你家的狗”。

(2)老师家的兰花非常美丽,老师指着兰花给学生看。

五、扩写

1、杨家的孩子如此聪慧,他到底是谁呢?有些资料中介绍说他叫杨某某,我们今天也暂且称呼他为杨某某。

课文用寥寥五十余字就为我们刻画出一位聪慧、礼貌、机灵的孩童形象,下面我们用我们的笔来进行一下扩写,让杨某某的形象更加丰满。

2、给每个小组布置写作任务。

3、展示

六、总结

师: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应该能感受到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同样的意思,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带来不同的表达效果。希望大家都能积极的学习、研究这门艺术。

七、板书 杨氏之子——甚聪慧

杨 孔

杨梅 孔雀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