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a3821752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18:18:17 举报文档

以下为《《民为贵》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民为贵》教学设计

乔某某

教学目标:

1、疏通文章大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文言句式等,熟读成诵。

2、深入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内涵以及在现实中的意义 。

3、感受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

教学重难点:深入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内涵以及在现实中的意义 。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上新课之前,我想请大家看几张图片,上面的几位历史人物你是否认识或熟悉呢?(出示人物图片1)商纣王、周武王 秦始皇、隋炀帝、唐太宗、毛主席。蒋介石 今天把这些人物放在一起,其实是想请大家做个比较,这些帝王和领袖在得天下与失天下上有哪些共同之处?(出示幻灯片历史评价2)对,正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出示历史评价)历史不止一次证明,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的动力,这条朴素的道理早在25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就已专门做了深刻而精彩的论述。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诸子散文,走进第三课孟子的《民为贵》,请大家翻开课本。

一、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下面我们来朗读课文,大家看选文共有五节,一二节请同学朗读2人,三节由老师来读,四五节大家齐某某,好不好?读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出示幻灯片3

1、读准字音。

2、注意断句。

二、检查预习,疏通大意。

学习一篇经典古文,我们必须做到疏通大意,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含义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用法,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来完成两个任务(出示幻灯片)

解疑。

巩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既成 “社”土地神,“稷”谷某某。代指国家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 祭祀用的牛某某 状语后置

汤某某,武王伐纣,有诸? 诸: 兼词,之乎

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 就,接近,靠近,趋向。译为“流向”

为丛驱爵者,瀘也 。 “爵”通雀,

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后来 写作“蓄”,积聚

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暴,显露,公开。

而居尧之宫 ,逼尧之子 而,如果。

三、合作探究,研析课文

孟子是我国古代民本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不但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还形成了一套关于如何实行“民本”的主张,将先秦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下面请大家再次深入到文章所选的五节内容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结合老师出示的五个问题,探究孟子的民本思想有哪些内涵。

第一章: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第二章:孟子认为“汤某某,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第三章:孟子认为怎样会得天下、失天下?

第四章:孟子认为君权谁授?

第五章:孟某某说的“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

小结孟子民本思想的内涵。(出示幻灯片)

四、结合现实,拓展延伸

1、孟子的民本思想在当今有哪些借鉴意义?

2、学了这篇文章,你收获了哪些启示?请大家看完这些图片后,谈谈你的想法。(出示幻灯片)

结束:孟子云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他的民本思想和仁政学说蕴含着深厚的传统人文精华,它历久而弥新,不断给我们以丰富而有益启示,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无穷的借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想这种的民本思想仁政学说的现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将会更加显现。最后让我们在一曲《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歌曲配乐中,高声吟诵孟子的《民为贵》,牢记在心,发扬传承。

五、作业布置:背诵文章。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民为贵》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