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有理数混合运算课堂教学设计 (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有理数混合运算
研修主题
课堂教学设计
姓名
王某某
工作单位
实验中学
学科年级
七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设计(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要求明晰、具体、可操作性。)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过程与方法:
在运算过程中能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玩“24点”游戏开拓思维,更好地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二、教学重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在运算中灵活地使用运算律。
三、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的知识起点、技能起点和态度起点)
前面几节课中已经学习过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的法则,并利用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前面的运算多为加减运算不含乘除及乘方的运算,且比较简单的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
四、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在前两节学习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运算,且都是较简单的乘除法或乘方运算的基础上,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运算混合到一起计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关键是确定运算顺序,并灵活的使用运算律,使计算得以简便。
五、教学方法设计(针对学习内容,设计教与学的方法)
观察、比较、讨论、引导发现,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2)3????(2)(-2)3+32?问题:?
(1)前面学过的运算有哪些??
(2)当我们研究了单个运算之后,通常还
要研究什么??引入课题:?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学生抢答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有理数的各种运算,为后面的混合运算做好铺垫
下面的算式里有哪几种运算?
3+50XXXXX22XXXXX(-15)-1?
怎样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当总结与补充?
学生观察思考,辨析代数式所含运算,尝试计算,自我总结
运算顺序,交流讨论
发言。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计算
(-3)2 XXXXX〔- +(-1/9)〕
18-6XXXXX(-2)XXXXX(-1/3)
学生独立解题,??
学习小组交换批
改,发现问题进行交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通过交流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1)认真审题,选择途径;
( 2)确定顺序,审慎运算;
(3)注意检查,有错必纠。
八、形成性练习题(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练习题)
(1) 8 +(-3)2XXXXX(-2); (2) 100XXXXX(-2)2 -(-2)XXXXX(-2/3)
(3) (-4) XXXXX(-3/4)XXXXX(-3); (4) (-1/3)XXXXX(-1/3)2 - 4XXXXX(-1/2)
九、教学反思
计算时要认真审题,确定正确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选择简便途径,要按步骤谨慎进行,不要急于求成,算出结果后,最后还要认真演算,更不能在违反运算顺序的情况下强行“简便”计算。发现错误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切实改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的目的,也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在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在运算上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加入乘方以后,容易算成加法或底数与指数相乘。学生在运算符号多的时候容易出错,需要进行针对性讲解。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玩24点游戏,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有理数混合运算课堂教学设计 (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