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混合运算课堂教学设计 (1)

本文由用户“深藏于心Yy”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2 11:45:20 举报文档

以下为《有理数混合运算课堂教学设计 (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有理数混合运算



研修主题

课堂教学设计



姓名

王某某

工作单位

实验中学



学科年级

七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设计(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要求明晰、具体、可操作性。)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过程与方法:

在运算过程中能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玩“24点”游戏开拓思维,更好地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二、教学重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在运算中灵活地使用运算律。



三、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的知识起点、技能起点和态度起点)



前面几节课中已经学习过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的法则,并利用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前面的运算多为加减运算不含乘除及乘方的运算,且比较简单的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



四、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在前两节学习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运算,且都是较简单的乘除法或乘方运算的基础上,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运算混合到一起计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关键是确定运算顺序,并灵活的使用运算律,使计算得以简便。



五、教学方法设计(针对学习内容,设计教与学的方法)





观察、比较、讨论、引导发现,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2)3????(2)(-2)3+32?问题:?

(1)前面学过的运算有哪些??

(2)当我们研究了单个运算之后,通常还

要研究什么??引入课题:?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学生抢答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有理数的各种运算,为后面的混合运算做好铺垫



下面的算式里有哪几种运算?

3+50XXXXX22XXXXX(-15)-1?

怎样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当总结与补充?

学生观察思考,辨析代数式所含运算,尝试计算,自我总结

运算顺序,交流讨论

发言。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计算

(-3)2 XXXXX〔- +(-1/9)〕

18-6XXXXX(-2)XXXXX(-1/3)

学生独立解题,??

学习小组交换批

改,发现问题进行交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通过交流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1)认真审题,选择途径;

( 2)确定顺序,审慎运算;

(3)注意检查,有错必纠。



八、形成性练习题(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练习题)





(1) 8 +(-3)2XXXXX(-2); (2) 100XXXXX(-2)2 -(-2)XXXXX(-2/3)

(3) (-4) XXXXX(-3/4)XXXXX(-3); (4) (-1/3)XXXXX(-1/3)2 - 4XXXXX(-1/2)



九、教学反思



计算时要认真审题,确定正确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选择简便途径,要按步骤谨慎进行,不要急于求成,算出结果后,最后还要认真演算,更不能在违反运算顺序的情况下强行“简便”计算。发现错误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切实改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的目的,也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在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在运算上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加入乘方以后,容易算成加法或底数与指数相乘。学生在运算符号多的时候容易出错,需要进行针对性讲解。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玩24点游戏,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有理数混合运算课堂教学设计 (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