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加减混合》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王城镇小学 谢林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在学生已有连某某、连减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目标解析:
在情境中经历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在对比中探究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在迁移中运用连某某、连减的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结构。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学会笔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迁移
课件出示:? 60—24—16=????? 18+27+39=
1.学生独立练习。
2.学生汇报交流。说说连某某、连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竖式计算的注意要点。
(二)情境感知
课件出示:例3公交车情境图
1.看情境图说信息。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3.学生汇报:
问题一: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要求这一问题得先知道什么条件)
问题二:上去的人比下来的人多多少人?
4.揭示课题。
根据学生的问题,适时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探究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学生讨论问题一的解决方法。
2.尝试列式:67—25+28
3.汇报每步算式的意思。(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独立笔算。(教师巡查)
(1)分步笔算。
(2)简便写法。
5.引导学生说说笔算时的注意事项。(注意运算符号的变化)
6.引导学生探索问题一的其他解决方法。
例如:28—25+67,67+28—25等,若学生用67+(28—25)的算式来解决,教师应予以引导并鼓励,同时可以利用这一课堂生成资源自然的导入下一环节──探究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探究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 67—25+28????? 72—(47+16)
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发现。(小括号的出现,运算顺序的不同)
3.尝试笔算第二个算式。
4.重点讨论72—(47+16)有简便写法吗?如果没有,为什么?
三、巩固基础,实践应用
(一)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通过基础练习,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二)完成练习五的第6题。
让学生在辨析对错中发现问题,以利于自己在计算中避免类似的错误。
(三)完成练习五的第9题。
这是一道情境题,且有两种解题思路,既可以列出连减算式,又可以列出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子,让学生自由选择。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一)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二)谈谈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五、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运算
例3、67-25+28= 67-25=( )
( )+28=
例4、72—(47+16)
六、课时测评练习
1.口算题
45-20+8= 24+5-9= 67+20-5=
36-30-6= 91-7-70= 47+5+10=
2.竖式计算。
53+14+26 72-(18-23)
27-(3+46) 39+57-80
山坡上有36只山羊,跑来了27只,跑来又跑走了15只。现在山坡上有多少只山羊?
七、附:PPT课件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加减混合》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