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a37356303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14:55:40 举报文档

以下为《背影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背影》教案设计

龙华中学 刘某某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一些新词。

2、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3、品味赏析文章朴实且饱含感情的语言。

4、体察文中深厚而动人的父子深情,激发对父母的爱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点背影抒发的真挚情感。

难点:明确文章“背影”与 “父子深情”和谐统一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制做课件,电视散文诗《背影》,歌曲《父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的父母肯定给予了你许许多多的关爱。也许是一声轻轻的叮咛,也许是一次倾心的谈话,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也许是......想一想,其中的哪件事最令你感动,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二、 作家作品

(一)朱自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_*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XXXXXXXXXX”

(二)写作背景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_**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俩在浦口车站惜别。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 听课文录音 。

2. 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表了什么主题?

( 两年前作者在浦口车站和父亲依依惜别的情景.父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对父亲的思念。)

3. 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请从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

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家境惨淡  父子离别

4.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全文的段落层次.)

开篇点题 难忘背影(思念父亲) 1

悲凉气氛(别时家境) 2-3

父子深情 回忆往事 铺垫背影(细心关照) 4-5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6

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7

5. 学生四人一小组发言,(找出印象最深或者最感人的句子和场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并说明被感动的理由。

例如:

(1)父亲送别儿子时说的几句话.

(2)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的场面.

(3)父亲信中的话.

(4)我眼中看到的父亲的背影.

6. 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这样简短平常的话是否缺乏感情?

讨论明确:

不是,虽然话语朴实无华,却句句饱含深情,且深刻地揭示了父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深挚的爱。

8. 这4句朴实而简洁的话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深情?请具体说明。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②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④进去吧,里边没人。

——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9. 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几次?请从课文中圈画出来。

(1)难忘背影(思念父亲)

(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3)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4)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四、质疑探究、精心赏析

10. 你认为哪个背影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

11. 欣赏《背影》片段。

这段动词准确精当,请根据课文填空:

  我看见他   着黑布小帽,   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   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下来了。

12.《背影》中作者流了几次泪?

见父亲, 睹家境, 想祖母 ——难过的泪

望父亲买橘, 父子离别 ——感激的泪

背影远去,依依惜别 ——惜别的泪

再现背影, 泪光晶莹 ——辛酸的泪

五、归纳小结

见面背景 :

祖母死了

父亲失业 祸不单行 家境惨淡

三次流泪:

悲哀之泪(见父亲 睹家境 想祖母)

感动之泪(望亲买橘 父子离别)

伤心之泪(再现背影 泪光晶莹)

四次背影 :

惦记背影 (思念父亲)

刻画背影 (望父买橘)

惜别背影 (父子分手)

再现背影 (别后怀念)

12. 说一句与父母有关的名句。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

六、情感迁移 感受深情

13. 课堂练习。

同学们,我们青春年少,我们曾对挚爱我们的父母任某某,也有被父母误解过的时候,那就请以“ , 我想对您说” 为开头,给你的亲人写一张字条。

七、作业布置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感情。

2.小作文:你父母疼爱你的哪件事深深感动你?请将事件的经过写出来。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背影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