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会写“忘、泼”等8个字,读准多音字“铺、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凤凰花、银某某”等讲述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的情景。
3.积累描写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难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会写“忘、泼”等8个字,读准多音字“铺、盛”。
2.初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看图激趣,引入课题
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人们在干什么?并简单的解释泼水节的风俗。
2.板书课题,齐某某课题。(板书《难忘的泼水节》)
3.提问学生,读了题目要求你有什么要问大家的?
二、识字解某某,读通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老师范读。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各自拼读,读好翘舌音“穿”,后鼻音“忘、龙、向、令”。(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③识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2)出示新词。
(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某某。理解、记忆。
动作表演识记:“踩、敲、驶”都是动词,可以表演动作帮助识记。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三.指导书写,规范写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度 穿
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评价指正。
四、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 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第四自然段,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某某”,“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
不足之处:规范自己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