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和反思

本文由用户“wang569223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01:39:00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和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时计划(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 **_*吉凤英

课题

世间最美的坟墓

授课时间

2018年9月5日



教材

分析

重点

体会作者对托尔斯泰伟大人格的敬仰之情。





难点

引导学生提高对“美”的判别和认识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把握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主题。启发学生正确认识美、追求美。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分析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人格美的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



教法

诵读激情法

问导法、点拨法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板





课时计划(教案)附页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情景导入(3分钟)

同学们,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谁也不想悄悄地来到人间,又悄悄地离开人世,总希望死后有一座坟,甚至还要立一块碑,以求名垂于世,于是就有了众多的帝王陵寝、伟人墓冢。今天,这些陵墓中的许多已经成了我们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审视这些坟墓,我们总能获得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那么,大家知道哪些著名的陵墓呢?(学生回答)

出示图片:奢华浩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金碧辉煌的明十三陵、奇特神秘的古埃及法老墓金字塔、典雅华丽的印度泰姬陵。

然后指出:世间美丽的坟墓真的是美不胜收,那最美的是哪座呢?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认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墓,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瞻仰这座“世间最美的坟墓”吧。

二、整体感知、领会课文。(15分钟)

1.出示托尔斯泰墓的图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1928年是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茨威格来到他的墓前,与这位伟人进行了一次独特的心灵交流,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感受伟人的内心世界。(1分钟)



课件展示

通过图片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这些建筑的华丽美。

(这样导入课文,可以将世人眼里华丽的坟墓与托尔斯泰朴素的坟墓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学习本篇课文的强烈兴趣。)

课件展示



课时计划(教案)附页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2.(抓住特点,提取精要)让学生在轻柔舒缓的旋律中认真朗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托尔斯泰墓(包括周围景物)的有关语句,提炼出直接客观描写托尔斯泰墓外观特征的关键句,并思考这些语句体现了托尔斯泰墓怎样的特点?

明确: (8分钟 )

(1)描绘托尔斯泰坟墓(包括周围景物)的语句:

“这将是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坟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

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风儿俯临,在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

利用课件为学生配乐,并出示有关托尔斯泰及其坟墓的图片。这样,在由音乐、画面和老师的激情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种与文章一致的庄重肃穆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带着对伟人的敬意去初步感知课文,深入体会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敬仰之情。

发现美



课时计划(教案)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不是外在的形式的东西,而是内在的是精神的东西。只有精神的力量才是伟大的永恒的。 ? ? 明白了这一点,我又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文章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在这样的对比中,更让我们见出托尔斯泰墓的普通平凡中所蕴含的不平凡。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 学生理解了这篇文章的主旨,了解了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的特色。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也就基本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了。 ? ? 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特色,不能用统一的方法和要求来教学不同的课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一方面是对学生而言,这材是学生;而在我们语文学科来说,因材施教的材还可以用来指课文。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教学设计和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