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森林静悄悄》教学设计和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班音乐活动《森林静悄悄》
授课教师:张某某
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故事剧的乐趣
2、分角色表演音乐故事剧体验团结就是力量。
活动准备:老狼头饰、呼啦圈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夜深了,森林里静悄悄的,小动物们都睡着了,一个黑黑的身影出现了,慢慢地接近小动物们的家。呀,是老狼!它会吃掉小动物的怎么办呀?不用怕森林里有卫兵们呢!他们一起动脑筋想办法,制作了一个很厉害的工具。一场抓捕大灰狼的行动开始了···
二、理解音乐,学习动作
1、请小朋友欣赏老师带来的音乐剧《老狼来了》感受音乐的A-B-A的曲式。(开头部分:老狼左右杨某某;A段某某在袭击小动物B段小动物想办法,找工具A段某某小动物们追赶老狼,抓住老狼)
2、老师刚才做了哪些动作?
——哪个是老狼的动作?哪个是老狼走的动作?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一下。(A段)
——森林卫兵动脑筋想办法,做工具的动作?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一下(B段某某)
——工具也做好,森林卫兵要去抓狼了。A段某某,森林卫兵胜利了,让我们做一个胜利动作!
三、表演故事
—— 请老师和李老师一起表演故事。
——请一位小朋友表演的狼的角色,三位小朋友扮演森林护卫队的卫兵。
《森林静悄悄》音乐活动反思
这次音乐活动,我也运用到了傻瓜流程,通过学习我觉得傻瓜流程的思路很清晰能够直接将要就收的东西传达给幼儿,我先做示范,请幼儿分析动作,然后我们一起来完成表演,其中我运用到了教师示范,教师对教师,教师对幼儿,幼儿对幼儿。我的教学思路很清晰,整个过程很流畅,在表演时如果老师的表情再夸张一点会更加吸引幼儿,增强音乐的感染力。
当代教育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幼互动是本活动教学法中的最大特点。在师幼互动的基础上我运用了欣赏、直观感受、游戏、讨论等教学方法:首先我运用了欣赏法,使幼儿在故事和音乐的欣赏过程中,能进一步的熟悉故事内容及感受音乐风格;并在其中插入了直观法,运用课件为幼儿战士生动、形象的故事画面,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力;教师在运用讨论法的过程中,用启发性的提问,开拓幼儿的思维,使幼儿能大胆、积极的表达自己对音乐及故事人物性格的理解。游戏为幼儿带来无限的乐趣。
在活动中,我充分运用听一听、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身体体态的表现等手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去感受、体验音乐的情境,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快乐的游戏,这正是体现了《新纲要》所说的让幼儿大胆的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在此次的活动中,我遵循了《新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整个活动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顺利完成了活动设置的目标。
今天音乐活动后,听取了很多老师提出的意见,幼儿在进行音乐故事表演的时候,有一组的孩子出现一些小插曲,他们在游戏中扮演大灰狼的小朋友把森林卫兵给抓住了,和原有的故事剧情刚好颠倒了,我当时看到这样的状况,于是就请所有的幼儿一起讨论我们怎样不被大灰狼抓住,我们要团结。请他们进行了第二次的尝试,第二次大灰狼还是抓住了森林卫兵。在课后董老师说,说明大灰狼很享受,那么就要引导幼儿就算当时被抓住我们也要把大灰狼打炮把同伴救出来。这个小小的插曲值得我深思,如果这样引导幼儿可能孩子们更能理解团结的意义,怎样才是团结,和我制定的目标就会更加相结合。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森林静悄悄》教学设计和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