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不乱用药品》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不乱用药品》教育学设计与反思
设计意图:
吃药是为了治愈疾病,但有的时候,父母给孩子用药的方式是错误的,反而损害了幼儿的健康。为了提高幼儿听从成人意见,不乱吃药,因此设计本活动课程。
活动重点:
1.引导幼儿懂得乱用药品的危害
2.引导幼儿提高用药安全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懂得生病了应该在医生的嘱咐下用药。
2.能够理解故事,听从成人意见,不乱吃药。
活动准备:
1.常见的医用器械。(附)
2.成人木偶两个,小女孩、小男孩木偶各一个。(附)
3.各种不同药品的照片,药片、小药瓶,一板一板的药片、药水、喷雾剂。(附)
4.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观看情景表演,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有几位小客人想给我们小朋友表演节目,你们想看吗?
2.引导幼儿观看情境表演。
(1)旁白:妈妈在整理药箱,甜甜在旁边看。
妈妈:药可不能用来玩更不能乱吃。
旁白:甜甜点点头,站在妈妈身边看着妈妈把药箱摆在柜子里,放在上层。
教师:小朋友能认识这些药吗?
教师:妈妈是怎么对甜甜说的?妈妈是怎么做的?
(2)旁白:明明这两天有些感冒咳嗽了,妈妈带他去看医生。
医生(拿着药瓶对妈妈说):这药一次吃两颗,一天吃三次。这止咳药水是甜的,也是一天三次,一次5毫升。
旁白:明明站在妈妈的身边听医生跟妈妈说怎么吃药。回到家之后,明明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吃药,他的感冒很快就好了。
(3)教师:医生是怎么嘱咐明明吃药的?明明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3.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1)引导幼儿观察第一幅画面。
教师: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妈妈说了什么?甜甜是怎么做的?
(2)引导幼儿观看第二幅画面。
教师:明明怎么了?医生说了些什么?明明是怎么做的?
4.分角色扮演故事。
教师:谁愿意把我们刚才看到的故事表演出来?
教师:小朋友们听了这个故事后都知道药是用来治病的,可是吃错药也会生病,甚至危害生命。所以生病了要听医生的话,不能自己随便乱吃药。
活动延伸:
幼儿园通过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明白生病了就要及时就医,不能自己随便乱吃药。
家长须注意家中药品的摆放,应该搁置高某某,不能让幼儿轻易拿到。
活动反思:
吃药是为了治愈疾病,但有的时候父母给孩子用药的方式是错误的,反而损害了幼儿的健康。如果父母做的一切都很正确没有差错还好,可有多少父母的专业医生呢?这些非专业的“父母医生”,很可能在给幼儿吃药时因为某种疏忽或错误,反而耽误了幼儿疾病的治俞,加重了病情。
1.不要把药放进其他的瓶子甚嚣尘上 盒里,如果在新的容器上做的标注不清楚,比如名称、服用剂量、有效期、副作用等信息写得不明白,很可能造成在使用的时候犯错误。如果你给幼儿服错了药物,或者用时不足或过量,后果是很难预料的。
2.很多父母在扮演医生的角色时,总是希望幼儿吃了药就会好。如果给幼儿服用了一种非处方药两三天后,病情还是没有缓解,就不要再耽搁了,你需要带幼儿云看医生。别外,幼儿发高烧或剧烈腹泻或呕吐,都需要及时云医院,由医生来诊断并开处方。
3.给幼儿用的药物的用量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扑热息痛,如果你给幼儿服用婴儿剂量,幼儿服用的药物有效成分就不足;反之,如果给小婴儿服用了幼儿的剂量,药物的有效成分就过量了。一两次这样的错误或许问题不大,但如果长期这样下云,就会损害肝脏。
4.很多时候,幼儿喉咙痛、流鼻涕或咳嗽是不需要服药的,即便你给幼儿吃了非处方药,它也只能对付表面的症状,却去不了病根。例如,幼儿因为身体的某个器官感染细菌而发烧,你给他吃退烧药也只能让他身体舒服一点儿,却不能治愈感染。有的非处方药还会带来副作用,比如治疗感冒的药物就常常引起幼儿瞌睡。
5.有些药物比其他药物的有效期要短,更新更快。服用已经过了有效期的药物,很难把握它的作用,也许失效不起作用,也许药性更强了,这都对身体不利。
附: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不乱用药品》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