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王某某 《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高中音乐《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
*_**学 王某某
课型:音乐鉴赏
教材: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13节《拉丁美洲音乐》
一、教学内容:
1、秘鲁民间器乐合奏曲《告别》(排萧、盖某某、恰朗戈)。
2、墨西哥民间歌曲《美丽的小天使》。
3、阿根廷探戈舞曲《小伙伴》。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及音乐风格特征。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
2、初步知道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概况,了解拉丁美洲音乐是三种音乐文化(印第安人音乐、欧洲音乐、非洲黑人音乐文化)的融合,
3、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歌舞和探戈音乐的特点。
三、教材分析:
1、《告别》是一首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器乐合奏曲。乐曲旋律优美、气势雄浑,表现了印第安人在集会之后,临行前告别时的情景。乐曲为G大调,4/4拍子,采用五声音阶,乐句悠长且多下行。
2、《美丽的小天使》是一首有着浓郁的拉丁美洲音乐风格的歌曲,是一种极具墨西哥民族个性,被称为“松”的歌舞曲。歌曲表达了男女青年间的爱情,旋律缠绵、优美、动人。歌曲为A大调,3/4拍子,采用七声音阶。
3、《小伙伴》是一首著名的阿根廷探戈舞曲。乐曲既有平稳持重的情调,又有紧张、激越的情绪,节奏强烈,乐曲为g小调,2/4拍子。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及探戈的节奏特点。
2、理解拉丁美洲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的融合。
五、教学教具:课件、多媒体视频等
六、教学方法:欣赏法、体验法、讨论法、合作法等
七、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探戈舞曲音乐《小伙伴》,组织学生走进音乐课堂。
二、导入新课
播放拉美歌手瑞奇XXXXX马丁演唱的歌曲《生命之杯》,渲染气氛,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境中初步体验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一)设问与回答方式导入
1. 这首歌曲的曲某某是什么?演唱者是谁?
2. 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具有何种音乐风格?
(二)归纳:
1. 这首歌曲是1998年足球“世界杯”的会歌《生命之杯》,演唱者是著名歌手瑞奇XXXXX马丁。
2. 歌曲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具有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从学生熟悉、喜欢的音乐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音乐的情境中初步体验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出示课题:《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三、新课教学《拉丁美洲音乐》
(一)拉丁美洲的的地理风情以及拉丁美洲音乐形成的特点(投影图片)
1、拉丁美洲的地理区域、原居住人群。
2、拉丁美洲音乐的主要形式。
3、混合型音乐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借助史地知识,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及形成背景。
归纳:
1、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四个部分。
2、拉美音乐具有印第安、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相融合的特点,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
3、随着欧洲入侵和非洲黑人奴隶的到来,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黑人音乐相混合,形成了丰富多彩而独具特色的拉丁美洲音乐文化。
(二)介绍拉丁美洲的特色乐器(排萧、盖某某、恰朗戈)
1、听辩乐器的音色,说出乐器的名称或演奏类别
2、 教师介绍各种乐器的特点,学生观赏乐器的图片。
(三)欣赏器乐曲《告别》(器乐合奏曲,秘鲁民间乐曲)
1、聆听音乐,设问:
(1)这首乐曲情绪特点怎么样?表达怎样的情景?
(2) 主要有哪些乐器演奏?
(3) 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教师提示并示范乐曲中的切分节奏)。
2、归纳:
(1)乐曲旋律优美、气势雄浑,表现了印第安人在集会之后,临行前告别时的情景。乐曲为G大调,4/4子,乐句悠长且多下行。
(2)这是一首秘鲁民间器乐合奏曲,使用秘鲁排箫、盖某某、恰朗戈等民族乐器演奏。
(四)赏析《美丽的小天使》(墨西哥歌曲)
1、简单介绍歌曲,歌舞曲“松”。
《美丽的小天使》是一首有着浓郁的拉丁美洲音乐风格的歌曲,是一种极具墨西哥民族个性,被称为“松”的歌舞曲。因为墨西哥是古印第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又是西班牙殖民统治后的中心之一,因此,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文化具有十分典型的相互交融的特征。墨西哥民族歌舞曲被称为“松”, 与西班牙民间音乐有着不要可分的关系,通常为大调式,节奏明快,旋律动听,气氛欢乐。2、完整欣赏歌曲并思考如下问题:
(1)歌曲表达了什么音乐形象和情绪?
(2)歌曲是几拍子的?在旋律上和演唱上有什么特点?
2、归纳:歌曲表达了男女青年间的爱情,旋律缠绵、优美、动人。乐句悠长,且带有下行趋向,歌词用西班牙语,音乐中带有淡淡的乡愁。演唱非常放松自然,带有自然的滑音和装饰音。歌曲为A大调,3/4拍子,采用七声音阶。
3、学唱歌曲《美丽的小天使》的片段
(1)教师介绍并示范歌曲中切分节奏,让学生手拍节奏,体验切分节奏的特点
(2)学生击拍(或划拍)模唱歌曲片段(在演唱中进一步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体验音乐节奏带来的律动感)。
4、互动交流
请一位同学演唱或演奏歌曲,其他同学划拍演唱并随音乐律动,再次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欣赏歌曲与学习演唱歌曲(片段)相结合,通过演唱实践加深对拉丁美洲音乐风格的体会,同时也提高欣赏音乐的兴趣。
(五)赏析探戈舞曲《小伙伴》
1、简要介绍乐曲
《小伙伴》是一首著名的阿根廷探戈舞曲。乐曲既有平稳持重的情调,又有紧张、激越的情绪,表现了一种矛盾的心情。节奏强烈,乐曲为g小调,2/4拍子。
2、欣赏作品并出示问题(聆听后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感受探戈舞曲音乐特点,听辨乐器音色,记忆典型节奏。
探戈舞曲音乐特点:探戈是阿根廷的一种城市舞蹈,它是一种集音乐、歌唱和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探戈舞曲音乐的特点是运用多种多样的切分音。旋律悠扬、徐缓、深沉,节奏强烈,2/4 拍子,中等速度。
3、 教师出示乐曲主题,学生轻声唱谱。
4、节奏练习(体验探戈的节奏特点)
(1)2/4 x x ? x x ?o x x x ? x x ‖
(2)4/4 x x x x ? x x x x x‖等等
5、欣赏探戈舞蹈《小伙伴》
感受探戈舞蹈特点,请学生在音乐主题出现时拍击节奏为舞蹈伴奏。
[设计意图]:欣赏探戈舞曲音乐《小伙伴》,与做探戈节奏练习、观看探戈舞蹈录像等活动相结合,更深刻地感受探戈舞蹈的特点,体验探戈节奏的魅力。
四、拓展与探究:
1、欣赏拉丁美洲音乐、舞蹈片段,感受音乐风格。
2、讨论并归纳总结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特点
拉丁美洲音乐是印第安音乐、欧洲音乐、非洲音乐文化的混合体。拉丁美洲音乐的节奏较多非洲音乐的痕迹,如连续的切分音等,旋律则大都以欧洲七声音阶为基础。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除民歌和器乐曲外大多为载歌载舞的形式。拉丁美洲热情奔放、粗狂豪迈的歌舞艺术为世界音乐舞台增添了瑰丽、灿烂的色彩。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主要通过拉丁美洲三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感受、理解、体验了拉丁美洲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征。虽然拉丁美洲离我们很遥远,但生活中随时都可以感受得到它的存在,拉丁美洲音乐已经很好地融入了现代音乐和国际标准体育舞蹈之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本课从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入手,选取拉美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器乐、歌舞为组合,针对学生对拉美音乐了解较少,在教学设计上,注重运用音乐本体语言的力量,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并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欣赏——思考——讨论——分析——探究——体验的学习环境。激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奠定学生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电脑多媒体课件运用的音乐欣赏课。
1.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音乐感知和生活体验,有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借助预先设计的问题加强师生的互动,集中课堂师生的智慧,营造和谐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2.视听歌舞互动,活跃课堂参与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我有选择的给学生欣赏了拉丁美洲的桑巴舞、伦巴舞、探戈舞等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舞蹈片段,它们都具有强烈地域性、民族性、观赏性、艺术性,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感受了拉丁美洲音乐节奏的魅力和多元音乐文化的融合。加上学生积极地参与舞蹈节奏的模仿,使得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学习氛围更加的浓厚,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拉美音乐的感知和了解。
3.多元知识的融合,提高学生学习和欣赏音乐的兴趣。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拉丁美洲人文地理历史等知识等,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感受到拉丁美洲地域的多元文化,为学生接受新知识进行了必要的铺垫。在对它的文化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在结合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4.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整个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情绪都比较活跃,教学内容也较紧凑丰富。
由于这节课学习内容容量较大,课堂设计的形式较丰富,学生要完成对不同音乐文化相混的特点的学习与了解,因此教师对教材的熟悉和解读,对课堂环节的衔接设计,对课堂教学的驾驭及时间的掌控就显得格外重要。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王某某 《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