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杨某某 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高中 音乐鉴赏 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教
学
设
计
授课人:***学 杨某某
时间:2013年3月21日
课 题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上课时间
2013-04-17 下午第二节课
教 师
杨某某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真听赏本课的音乐作品,辨别本课不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积极思考讨论,探讨音乐作品中的不同的民族风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2)课下能独立搜集我国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以后的课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加深对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关系的了解。
学习
重点
1、认真聆听体验蒙族、维吾尔族典型音乐,掌握各民族不同的音乐风格特点。
2、理解音乐作品的节奏特点。
学习
难点
掌握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
方法:
聆听体验法、对比听辩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教具
学具
教学设备及软件:电脑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
参考资料:参考图片、示范作品等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为了吸引同学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上课前课间安排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结果同学异常高兴,听到这首悠扬的歌曲同学们都带着一份好心情和一个小疑问走进了音乐课堂,接着师生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2-3分钟)
老师通过提问《爱我中华》歌曲演唱内容、亲自演唱歌曲的引出课题,之后多媒体课件自动切换少数民族风俗图片,同时老师进一步导入课题。更加激起学生对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30分钟)
(一)鉴赏蒙古族民歌
1、通过播放课件幻灯片上的蒙古大草原风光引出第一部分的授课对象:蒙古族民间音乐。
2.介绍蒙古族民歌的特点、体裁:长调、短调。
欣赏蒙古族长调音乐
3.运用对比法引导学生鉴赏体裁不同的音乐片段,辨别蒙古族长调与短调音乐的区别。
(学生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4.拓展介绍蒙古族呼麦
5.讲解蒙古族特色乐器马头琴
6.介绍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教师示范。
筷子舞、盅碗舞 (来源于生活)
安某某 (来源与宗教)
(学生活动):教学生学习几个典型的蒙古族舞蹈动作。
7.老师出示课件归纳蒙古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蒙古民歌、乐曲、舞蹈表现出草原牧民音乐的质朴、爽 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
其中尤其是长调音乐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与蒙古族呼麦 一起被十届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二)、鉴赏维吾尔族民间音乐
1、介绍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形成的历史原因、风格特点指出其富有特色的切分节奏型。
2.带领学生一起听赏维吾尔族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
3.教师弹琴演唱维吾尔族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引导学生找到乐谱中的维吾尔族典型节奏,并加以讲解。
(学生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双手拍击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富有特色的切分节奏型:
?XXXXX XXXXX XXXXX | XXXXX XXXXX ||
(学生活动)学生演唱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感受维吾尔族民间音乐的韵律。
4.介绍维吾尔族典型的民族乐器。(展示图片)、
达甫(手鼓)、弹布尔 、 热瓦甫
5.介绍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教师示范。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常见扬眉动目、晃身移颈、拍掌、弹指的动作
多朗舞:
礼俗性舞蹈。 每逢婚嫁、喜庆日欢聚时,都跳多朗舞。多朗舞的表演程式:不分男舞蹈多由双人对舞转为集体圈舞。
赛乃姆:
自娱性舞蹈。赛乃姆的表演较自由,可独舞、 对舞,舞者随琴声、鼓点由慢到快即兴表演,也可邀请观众同舞。(三)课堂小结(5-7分钟)
1.通过习题把课堂内容贯穿一遍,学生回答之后老师最后再做总结。
2.出示课件上的表格展示本科重点知识
拓展探究:(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更多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音乐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奏、演唱、表演。
最后的话
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希望同学们多去了解一下我国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希望我们的音乐课堂能为同学们打开一扇通向音乐世界的大门。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杨某某 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