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科教版化学九上4.4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题名称:4.4化学方程式(科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姓名:肖宇某某
工作单位:***学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 学会化学方程式的规范书写
3. 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 重点、难点:
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及计算;
2、难点: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
三、教学过程:
[课前练习]
用化学式表示下列化学变化的反应式: 铁在氧气中燃烧;
[引入新课]
上述这些反应式反映出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性质不同的新的生成物,从这些反应式里我们可以看到参加反应的是什么物质,生成的又是什么物质,反映了这些反应中质的变化。那么,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有没有变化呢?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量是否有一定的关系呢?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一关系。
[实验现象]
(1)溶液中生成蓝色沉淀 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
(2)天平同反应前一样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虽然生成了其它的物质, 但这个容器装置的总质量不变。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中这种量的关系是不是具有普遍意义呢?让我们再做实验来验证。
氯化钡+碳酸钠→碳酸钡+氯化钠
结论: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依然保持不变!
[小结]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设疑]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是相等呢?
以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为例 2H2+O2---- 2H2O
[总结]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例题]
有些同学定量研究化学变化时发现,(1)木炭燃烧质量减少;(2)生石灰久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你认为上述两个反应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吗?
回答:以上两例均不违反质量守恒定律。
(1)木炭燃烧时,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散逸到空气中,所以表面上看,木炭的质量减少,实际上,燃烧掉的木炭的质量加上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2)生石灰久置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其质量必然会增加。也就是生石灰的质量加上水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氢氧化钙的质量。
三.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碳在氧气中燃烧 C+O2CO2
四.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分三步
(1)依据实验事实,把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左边,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在右边,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一条短线相连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要配平(使反应前后每种原子的数目相等)。
(3)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用“↓”表示生成物中的沉淀,用“↑”表示生成物中的气体。)
以“碳在氧气中燃烧”为例说明
①C+O2 ---- CO2
②C+O2=CO2
③C+O2CO2
在上述三个书写步骤中,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最为关键。
五.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在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前填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叫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映出: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变。
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1. 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 P+O2─P2O5
2. 配平化学方程式(最小公倍数法)
先找出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原子进行配平。(有氧先配平氧原子!!)
①P+O2─2 P2O5
②P+5 O2─2 P2O5
③4P+5 O2─2 P2O5
④4P+5O2=2 P2O5(把短线改等号。)
3. 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4 P+5 O22 P2O5
常见的反应条件有: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不能混用!!!
生成物的状态是指:“↑”(气体)“↓”(沉淀)
注意:
①在反应物中无气体参加反应,则生成的气体物质注“↑”号,否则不标注“↑”。如:
C+O2CO2;
②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则生成的难溶性固体要注“↓”号。
〔小结〕书写化学方程式具体步骤(韵语)
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写好化学式,方程要配平 短线改等号
条件要注明 生成气体或沉淀,上下箭头来分清。
六.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例题1. 在实验室中,将含有15.3g过氧化氢的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求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质量是多少?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
(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准确列出有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比;
(2)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
(3)反应物、生成物都必须是纯净物,如果是混合物,应该将不纯物的质量按题意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
(4)解题的过程要完整,规范
(5)设未知数时要指明物理量,不要带单位。
例题2. 某实验室中需要1.6g氧气进行实验。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要消耗水多少克?同时可生成氢气多少克?
答案
解:设消耗水的质量为x,得到氢气的质量为y
,x=1.8g;,y=0.2g
答:电解消耗1.8g水,同时生成0.2g氢气。
【典型例题】
1.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练习书写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铜在氧气中受热
2Cu+O22 CuO
②碱面(又称苏打、碳酸钠)与盐酸(HCl)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Na2CO3+2HCl=2NaCl+H2O+CO2 ↑
③向澄清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2NaOH+CuSO4=Cu(OH)2 ↓+Na2SO4
2. 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①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6O+O2=CO2↑+H2O
答:不正确。没有配平,没有反应条件。多气体符号。
②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H2O=H2+O2
答:不正确。没有配平,没有反应条件。没有标气体符号。
3. 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不必写化学反应条件!!)[红字为答案!!]
(1)4 Al+3 O2=2 Al2O3
(2)3 Fe+2 O2=Fe3O4
(3)2 CO+O2=2 CO2
(4)2 H2+O2=2 H2O
(5)2 HgO=2 Hg+O2
(6)2 KMnO4=K2MnO4+MnO2+O2
(7)Cu2(OH)2CO3=2 CuO+CO2+H2O
(8)CH4+2 O2=CO2+2 H2O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科教版化学九上4.4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