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5.1 质量守恒定律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五单元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
利川民族实验中学 李某某
想一想: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一、提出问题:
化学变化中各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呢?
增加了? 减少了? 不变?
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的现象,讨论实验结果:
1、红磷在锥形瓶中燃烧
让我们用实验和智慧来求证吧!
现象:大量白某某,放出大量热,气球鼓起后瘪掉,天平仍保持平衡
红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进行实验
密闭体系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想一想
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砂?
2、玻璃管有何作用?
3、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4、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系气球?
想一想
(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引燃白磷)
(气球鼓起后瘪掉。气体热胀冷缩)
(不能,由于气压过大,瓶塞易被冲出)
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纱?
2、玻璃管有何作用?
3、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4、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系气球?
实验1小结:
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结果:
单击图片观看视频
实验2小结:
铁+硫酸铜→铜 +硫酸亚铁
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
铁钉表面变成红色,溶液颜色变浅
称量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
相等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某某;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相等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物质的质量总 和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实验5-1: 实验5-2:
在实验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有气泡生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相等呢?
请想一想?
实验5-1:
>
气体
在密闭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实验5-2:
现象: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
烟,有白色固体生成。
天平不平衡,指针偏向砝码一边。
原因:
1、坩埚钳上残留一部分氧化镁。
2、实验过程中随白某某跑走一部分氧化镁。
=
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试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概念要点: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1、“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内。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3、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反应物的分子个数守恒 。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可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反应系统内物质与环境物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否则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会增大或减小。
但这并不是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反而是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我们知道了:
水的电解:
守恒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 和 没有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是,化学反应前后;
1、宏观;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质量和元素的种类不变。
2、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种类
数目
质量
单击图片观看动画
你来分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微观解释。
元素种类变了吗?
各元素的原子质量变了吗?
分子数目变了吗?
化学反应前后
物质种类呢?
分子种类呢?
动动脑
不变
改变
可能改变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元素质量
元素种类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物质的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可运用定律 1. 进行有关的计算
2.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3.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所以质量守恒
微观
宏观
OVER
收获大家谈XXXXXXXXXX[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5.1 质量守恒定律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