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水平五高二年级篮球课的设计
指导思想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以及“健康第一”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以水平五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为基础,紧紧围绕“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运动负荷、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三个关键要点展开教学。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喜爱,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课对象是高二年级选修篮球项目学生,学生身心发展已趋向成熟,具备独立思考、判断、概括和模仿能力,也备具一定的篮球基本运动能力和技能水平,也具有一定的竞赛能力,男生优于女生。选修篮球项目的这些学生有一定的篮球基础,都非常喜欢篮球运动,对于篮球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多种组合技术,和局部配合,并且尝试过在竞赛中摆脱防守的方法。大部分学生对于篮球基本技术的学习还有待巩固和提高,而对整场简单战术学习还比较陌生和新鲜。对于有浓厚篮球学习兴趣的学生他们更渴望学习更多实用配合方式,提高比赛中的配合意识和实战能力。所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等体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空间分配能力。
2、技能目标:巩固运球、传接球、投篮、篮板球等基本技术的同时学会快攻简单战术;增强传切配合的实效及实战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课堂教学中能够自主学习,主动的与同伴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并能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学习、练习和比赛,而且课余时间能够主动的参与锻炼。形成互动交流和合作学习氛围,培养相互协作和团队配合意识。体会团队协作的力量,使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并收获。
(二)教学内容
1.本课是篮球运动中的第10次课,学习内容为篮板球,全场3打2练习,5打5比赛及心肺耐力练习。篮板球是本节课的主题,它是篮球进攻基础配合中的一种简单战术。本课要使学生知道如何获得篮板球,获得篮板球的意义及获得篮板球时机时机把握,能够了解获得篮板球后进行快攻的方法。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比赛,将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运用于实战比赛之中,提高争抢篮板球意识,提高得分能力。并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本课的准备活动,采用原地拉伸并结合熟悉球性练习。然后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半场投篮练习,练习打板接力,也是本节课的辅助练习,能够为后续练习提供技术保障。
3. 体能教学内容:由于本课较多的锻炼了学生的移动速度、爆发力,又因为天气较冷,所以在熟悉球性后加入的体能10分钟环节,安排了心肺耐力的练习,体现体能练习的补偿性、多样化原则,同时也提高了本课练习强度。
4. 技能学习内容:一、传球—上篮—冲抢篮板,目的是增强学生争抢前场篮板球意识和获得前场篮板球后的二次进攻意识;二、自投自抢—运球快攻;三、全场三打二。
5.放松与评价部分,采用拉伸、呼吸调整等方式,全面放松身心,使学生尽快恢复疲劳。
四、教学重难点
1.学生的学习方面。重点:将原有的单个技术在复杂的情境中形成技能。难点:同伴之间的配合意识,在防守下合理运用身体和技能提高命中率。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要求把课上成学生喜欢的课,把枯燥的单个技术用于实践情景中以及在同伴的配合和实战对抗中体验篮球运动的学习乐趣是学生学习方面的重难点。
2.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重点:增强争夺篮板球意识,加强争抢篮板后于发动快攻的串联,篮板球与快攻的高效衔接也是提高进攻成功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也具有一定的竞赛能力的高二学生来说,学习一些篮球战术是学生们感兴趣的,利用半场小比赛充分激发学生们学习新技战术的兴趣,在比赛中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技战术,从而不断提升,各组提出不同要求,如女生简化规则,男生根据比分换组上场,充分调动团队合作意识等。
本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一是学生数量,尤其男生人数较多,练习密度和强度受限于人数分组,外加场地数量受限,在分组较多的情况下练习的组数相对减少,学生的等候时间就会相应的延长。二是本课的练习内容较多,学生们必须跟上节奏,优点是学生会不断的接受新刺激,挑战新鲜内容,容易保持练习兴趣。缺点是每个练习的时间较短练习次数少达不到深度,学生掌握不够熟练。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