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
课题: 燃烧和灭火
科目: 化学
教学对象:九年级
课时:2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燃烧和灭火》是初中化学上册教材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用途和碳、磷、一氧化碳等物质燃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在内容编排上更加贴近生活实际,通过学习,使学生再次体会,化学研究的就是我们身边的物质,同时对于增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都是极其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能根据对生活中燃烧现象的观察,归纳燃烧的定义
(3)辩证认识燃烧的利与弊,增强对火灾的防范意识
(4)学会分清灭火器的使用场所,知道保管、使用方法等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问答、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
(2)学会评价已有的实验装置,并会设计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善于观察生活现象,利用科学知识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2)培养学生大胆、细致、实践的科学精神。[来源:学。科。网]
(3)让学生体验化学的两面性,从而热爱化学、钻研化学、合理利用化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非常熟悉“燃烧”这种变化,也见过不少相关的现象,但没有提升到化学的角度来分析;学生通过对第二单元氧气性质的探究和对第六单元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等已经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多数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常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为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创设师生共同学习的情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一起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实验探究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基础好的学生帮带基础较差的学生,从而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并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形成新的认识。
2、电化教学法:
辅以多媒体软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3、情境激学法:
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和活动系列,不断地制造思维兴奋点,层层深入,互动交流。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及方法
教学难点:能针对火灾情况想出及时有效的办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自制短片“燃烧的历史”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二、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对燃烧所需的条件进行猜想。教师参与与学生的讨论,即使学生提出不正确的意见,也对学生的参与意识给予鼓励,并以适当的指导语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
三、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
组织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决定按以下要求进行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每一个实验的探究意图并由记录员填写好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分析原因
实验1: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棉花和小石子
?
?
实验2:将直立于桌面上的两支蜡烛点燃,其中的一支罩在玻璃杯下
?
?
实验3: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木条和煤块
?
?
学生实验时,教师进行巡视,及时肯定学生的正确操作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交流讨论时,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的探究意图。从认知角度考虑,学习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它同时也是认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认知过程。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自己所具有的优点和还存在的不足。
学生经过充分讨论后,总结出物质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①物质有可燃性;②物质要与空气(氧气)接触;③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四、分析应用 深化理解
多媒体出示图片提出问题
1.白磷燃烧的产物五氧化二磷有毒,请指出图中装置的不足之处。
2.试着画一幅理想的装置图。
3.对学生的方案给予肯定或鼓励,教师提供方案演示实验。
4.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
5.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演示动态火三角。
五、情感体验 深入探究
1.多媒体播放自制短片“火灾的危害”
让学生认识到“燃烧”是一把双刃剑,只有了解“燃烧”控制“燃烧”才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2.根据燃烧的条件探究灭火的原理
小组实验: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燃烧的蜡烛
方法
现象
灭火的原因
?
?
?
?
?
?
学生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并总结灭火的原理。
3.归纳总结灭火的原理,并出示动态火三角。
4.常用灭火器的使用原理及方法。(观察视频)
5.实战演练习题巩固
六、深化认识 品评功过
1.说说燃烧的功与过。
2.燃烧与点燃的区别。
3.揭秘“鬼火”。
七、学以致用 巩固提高
人机交互,激趣引思,巩固提高,学以致用。
八、安全课堂
1.视频短片:火灾背后的杀手
创设情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自救常识
多媒体图文结合,深化认识。
4.紧急蔬散四字歌诀
课后作业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家庭或者学校,查找火灾隐患并制定防火预案整理成文字材料在校内交流。
七、教学评价设计
着力于人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着力于促进人的完美和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的科学评价学生的做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全过程,有助于教师多角度、多层次、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因此本节课对学生的评价将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完成了能力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学以致用、巩固提高人机交互让学生主动完成了知识的评价;通过深化认识、品评功过,总结反思等反馈学生的情感历程。注重学生对学习知识与技能实践的结果的收集和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我成长的认识,也增强了学生评价的趣味性、参与性。
八、板书设计
?(一)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来源:***]
2、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