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五四运动》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五四爱国运动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学法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教材地位?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进程中的主干知识,上承新文化运动,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学好本课,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内容?
本节一共有三个子目,我将其归结为:寻源五四(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感知五四(经过和结果)、弘扬五四(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根据课标的安排,我将用1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高一学生实际,本课的三维目标我是这样确立的:?
一、教材分析
(1)知识与能力:?
概述有关五四运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基本史实;分析并能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在研习本课提供的历史材料(包括图片)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原始材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标,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五四运动的背景以及五四精神;难点则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一、教材分析
我授课的班级是高一2个班,五四运动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作为重点,学生对其已有初步了解,但缺乏深入分析,再加上高一学生对历史事件缺乏系统的把握和理性的认知,这给本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高一学生思想活跃,主动参与性较强,这有助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展开教学。
二、学情分析
1、教法?
结合本节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实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将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史料分析等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2、学法?
指导学生从史料、图片中捕捉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把握历史宏观概念,获取新知。?
三、教法与学法
讲授新课
约35分钟
导入新课
约2分
总结巩固
约2分钟
1.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四、教学流程
2.设置问题 合作探究
3.总结归纳 拓展提升
通过发放导学案提前让学生预习这节课,搜集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史料。
导学案上的史料链接(帮助学生了解巴黎和会上的外交斗争):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分赃会议──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作为战胜的协约国集团的一员,提出了自己的正义要求如下:
⑴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的七项希望(放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警,撤销外国邮政电报机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
四、说教学过程
⑶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原德国在山东占有的特权。
这个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却拒绝了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使深受帝国主义欺压的中国人民长久积压的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开始了。
四、说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3分钟)?
我将采用图片导入法,展示图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和第四块浮雕”,接着提出问题1.(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是指(1919年以来)2.第四块浮雕是(五四运动),通过学生回答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本节的三个子目,我将其分为三个篇章,即寻源五四、感知五四、弘扬五四。?
四.说教学过程
1、寻源五四——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该子目将以教师引导为主,辅之以导学案,通过小组讨论:巴黎和会上中国何以“弱国无外交” ?产生的直接影响?对我们当代青年有何启示?先让学生发言,得出自己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向学生强调指出,我们不仅要知道,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更应发奋学习,提升我们当代中国的国力,不使“弱国无外交”的悲剧重演,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然后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所学的内容,即: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深入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具体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2、见证五四——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 该子目我采用了“展示图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发言和总结”的方法来突破。 通过展示五四运动的壮烈场景,有效地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深入领悟五四精神的内涵。??
首先,展示有关五四运动经过的图片,突出五四运动的恢弘气势和青年学生的爱国热忱。并在此设置了一道探究题:你如何看待五四时期学生火烧赵某某、痛打章宗祥举动?在点评学生代表发言时,应先充分肯定五四学生的爱国行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怎么说都不为过,同时又要指出,在依法治国的现代社会,我们当代学生不宜简单模仿,应理性爱国,从而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表达爱国诉求。?
四.说教学过程
然后,打出表格对照比较,让学生结合图片内容自主完成,并当堂反馈。注意突出五四运动的阶段性特征(运动中心和主力的转变)。?
其次,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不同的阶级阶层在这次运动中的表现,如让学生表演五四时期上海一理发店“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诸君不必光顾”的片段,来说明这次运动不同于以往的任何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渲染当时的爱国激情,激发当代学生的爱国意识。
关于五四运动的结果,采用自主学习法,由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答案即可。
四.说教学过程
3、弘扬五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五四精神?
关于这部分内容,我将采用史料分析法与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五四运动的深远影响。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归纳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然后展示相关材料,加深学生的印象。
其次,学习历史在于服务现实、展望未来。在学生初步感知五四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全面感知五四精神的现代内涵。为此,我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课堂讨论题: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我们今天该怎样发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让学生分组讨论后,推选代表上台发言。
四.说教学过程
然后,简单评价学生的发言情况,重点突出五四精神的主旋律——爱国主义,强调指出:对于我们当代青年学生而言,就是刻苦努力学好本领,将来为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所规划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升华了本课的教学目的,激励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说教学过程
(三)新课小结(2分钟)
我将采用概述法进行简要总结,指出本课重难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四运动是一场由北京的青年学生发动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我们青年学生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四)高考链接?(3-5分钟)
通过练习来检验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点的掌握
1、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这里的彻底是指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C.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D.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
2.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斗争的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四.说教学过程
(四)高考链接?(3-5分钟)
3.五四运动与以往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是
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②目的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④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五、板书设计
1、寻源五四——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2、见证五四——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3、弘扬五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五四精神
六、课后反思
1.导入新课部分采用人民英雄纪念碑作为切入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2.问题设置有深度,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主线,贯穿始终,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基本上达到了我所期望的水平。
3.个别小组讨论不够热烈,个别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4.应设置多个情景,让学生愉快、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掌握所学内容。
5.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了解到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之间的链接还不够紧密。应加强通史教育。[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五四运动》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