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
——政治组:李某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力目标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分析材料,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列举日常生活的各种现象,让学生指出其中哪些是属于文化现象。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1)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2)参加学校运动会
(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4)旁听一次听证会
(5)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6)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
(7)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8)某国议员竞选
参考答案(2)、(3)、(5)、(6)、(7)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有些现象是很难分类的,比如旁听一次听证会。因为听证会分为:价格听证会、立法听证会等。有的涉及经济也有的涉及政治,甚至还有的与文化有关。那么文化与经济、政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提出本堂课要探讨的问题。
新课讲授
探究活动一: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1893年,郑观应最早提出了在中国举办世博会的设想。1910年,*_**召开时,更有人提出中国应在不久的将来举办“全球大博览会”。然而对于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而言,这些设想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材料二、2010年**_*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型世界博览会,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举办世博会,对中国而言,可谓“百年梦圆”。
思考:为什么百年前只能是梦想? 为什么百年后梦想成真?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1)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想一想:经济发展了,文化也会随之发展?
学生回答,教师提示:
1、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非亦步亦趋;
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的的独立性;
探究活动二: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世博会不仅是一次展示各国、各地区科技、文化特色的盛会,其背后更是一场“暗潮涌动”的经济盛宴。据专家估算,上海世博“产出影响”794.77亿元、“增量消费”468.64亿元其经济产出效益抵得上3个**_*。
材料二、世博会还是一个外交盛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平台。“和谐世界,从邻开始”。我们以**_*为契机,大力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思考: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2)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A、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B、不同性质的文化影响也应具体分析。先进、健康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落后、腐朽文化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
探究活动三: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阿凡达》出现“一票难求”的罕见景象,不到一周,中国票房已突破两亿元人民币,《阿凡达》成为内地最快破亿元票房纪录的电影。
据悉《阿凡达》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要选举那些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健康条件和议政能力都比较好的公民当人大代表。这说明( B ) ①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提高文化素质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③只要提高人大代表的文化素质,就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④文化渗透在政治生活中,两者已密不可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正是日本“右倾化”的文化恶化了中日关系,并最终会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造成严重影响。这说明( C )
A、中日两国文化存在着根本冲突
B、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决定两国政治分歧不可调和
C、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D、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决定作用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