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铃》公开课-优秀课件

本文由用户“rainling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1 22:30:50 举报文档

以下为《柳永《雨霖铃》公开课-优秀课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柳永

猜猜他是谁?

他的歌被人到处传唱,“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他自称“白衣卿相”,“奉旨填词”。

他出身官宦世家,祖父、父亲、叔叔、哥哥都中进士,他满腹才华,却到五十四岁才被赐进士。

他是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婉约词风代表。

雨霖铃

柳永

学习目标:

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作品特点;

2、通过诵读品味词中意象,体会作者情感;

3、鉴赏词中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雨霖铃》这一词调,本来是唐太宗时教坊大曲名,一作“雨淋铃”。来源于唐明皇李隆基与其爱妃杨玉环的悲欢离合的故事。相传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后,玄宗北还,一路凄雨沥沥,风雨吹打在黄鸾的金某某,耳闻铃声,勾起了往事,玄宗因悼念杨贵妃而作此曲,寄托哀思。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这首词是诗人因仕途失意,离开汴京南下时,不得不与心爱的人离别时所作。

解题

初读:感悟情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 柳永

再读:抓意象、析情感

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选择什么意象)

来准确传情的

1、找意象:

2、析特点:

3、绘画面:一幅 的 的图画。

4、营意境:

5、悟情感:

寒蝉、长亭、雨、兰舟、波、霭、天、酒、杨柳、风、月

凄清萧瑟、迷蒙辽阔、缠绵悱恻、凄凉清丽

孤独寂寞、抑郁难舍、

孤寂痛苦

课堂小结:

①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②通过写离别时的实景:蝉、雨、长亭、兰舟;别后的虚景:波、霭、酒、杨柳、风、月,③描绘了一幅黄昏送别图,④营造了凄凉的意境,⑤抒发了词人与所爱之人难分难舍的离别之愁。

手法+意象+意境+情感

作业:背诵《雨霖铃》

本节课结束

谢谢大家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柳永《雨霖铃》公开课-优秀课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