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日月谭
姓名:
邱某某
工作单位:
***
学科年级:
二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结构清晰,景美情浓,课前老师可安排学生搜查相关图片,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认识到日月潭很美,描写日月潭的文句也很美。除了指导学生积累课后所列词和词语外,还可以仔细品读文中的佳句,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提高汇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慢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茂盛、名胜古迹、隐隐约约、风光秀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难点:
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本课对学生而言有两个难点:第一是对描写日月潭秀丽风光的四字词语的理解。第二个难点是想象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二年级学生的想象力还是和丰富的,但他们的生活经验太少,到过的地方太有限,这限制了他们的思维拓展,想象起来就有些困难了。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展示交流。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板书课题)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2、谈话质疑。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二、初步感知。
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三、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
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四、读议。
1、默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学生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学生一起听一遍课文原声朗读,然后再跟着老师读一遍课文,最后读给同桌听,把不会读或者读不准的字画上记号。
通过观看关于日月潭的秀美风光,让学生对本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多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快速理解本课内容
五、交流。
(一)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______________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某某。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二)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4、引导学生用“因为XXXXXXXXXX所以”和“之所以XXXXXXXXXX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同桌相互交流,回答相关的问题
学生可以跟上老师的步调,免得学生分心。
六、作业设计。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
2、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3、抄写本课生字词。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五、教学策略选择
产生式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设计
制作相对应的评价标准问卷,发给学生,做出真实的评价。
七、教学课件
多媒体课件、PPT
八、板书设计
10、日月谭
台湾省 最大 很深
清晨 隐隐约约
中午 清晰可见
雨中 一片朦胧
九、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运用图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创设情境,向学生清楚地展示日月谭的基本轮廓。图像运用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活跃起来。
课堂上,我多次设计读句和读段的训练。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其产生“视像”,体会话中之情、画外之意,可以培养语感,发展朗读能力。
我还加强词句的训练。
在教学活动中,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重在引导,在“品”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