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蔡阳小学邱某某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关系。
教学准备
情境图、三角尺、作业纸、圆片折好的角、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单元主题图:同学们,请你认真观察这个校园都有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图中有正在锻炼的学生,正在踢足球的学生,还有拿三角尺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这些情景都与角有关。
问:你能在校园里找到我们数学课上学过的图形吗?
很好!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其实,校园里还藏着一种图形你们瞧!(在主题图的钟某某、剪刀上、三角尺上呈现色线,表示出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人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
这些图形叫做“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结合情境,认识角。
你们瞧!刚才那位老师的三角尺老师也有。谁上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儿?
在学生指角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告诉学生正确地指角的方法。
大家手里都有三角尺,请拿出来。然后我们一起来像这样指一指,再用手顶一顶、摸一摸,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看来,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请你指出这些物品上有角吗?
2、出示例1,让学生指角。
大家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老师拿出实物。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这三个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在学生发现角的共同点的基础上,教师给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并得出结论: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课件出示)
3、实际操作,丰富认识。
昨天老师让你们准备的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请拿出来。下面请大家开动脑筋,想法用这些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都做完了吗?
下面,老师有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要使你做得角和你同桌做得角一样大,你们应该怎么做?(得出叠合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老师也做了一个角,现在,请你想一想,要把你手中的角变得比我的角大,你该怎么办?
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向老师这样张开活动角,然后逐渐合拢活动角,并且认真思考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刚才我们用纸条做了活动角,你能用纸折出自己喜爱的物品吗?(老师对你折的物品有一个要求,就是你折的物品中要有角。)
4、在生活中找角。
同学们都很有创造力,而且也都正确地指出了角,值得表扬。其实啊!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面,就请你和同桌一起,在我们教师中找一找,看看那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5、画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角的顶点,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就画成一个角。
学生练习画角。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八第1、2题。
引导学生完成。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角,下面谁来说说,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识?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